青岛市韭菜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市植物保护站、市植物保护站、市植物保护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连刚、王学武、刘爱娜、李海珍、袁宗英。

当韭菜质量安全标准发生变化,或需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时,应由植物保护等有关专家及时修订本标准。

 

 

韭菜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韭菜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记录保留、主要防治对象与指标、基地选择与管理、有害生物综合管理具体措施、农药科学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市韭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DB37/T525   韭菜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3.2  

有害物质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防治适期 

防治病虫草害最适当的施药时期。即病虫草害在整个生育期中最薄弱和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

3.4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溯源体系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防治对象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

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体系。

3.7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按照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要求,保留韭菜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必要的记录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5 主要防治对象及其防治指标/适期

1)迟眼蕈蚊   被害株率l2

2)葱须鳞蛾  幼虫二龄前

  (3)灰霉病    病叶率37

  (4)疫病      初见病叶时    

6 示范基地选择与管理

6.1 基地选择

a)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GB/T18407.1的要求,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附录表1)。宜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性状良好的壤土地种植韭菜。

b)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3hm2以上。

6.2 基地管理

6.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灌溉水质、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附录表2

6.2.2 工作室与档案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m2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每个韭菜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6.2.3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苗、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m2以上。

6.2.4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6.2.5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7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措施

7.1 农业措施

7.1.1 选用抗病品种

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

7.1.2 合理轮作

34年与非百合科作物轮作。

7.1.3 清洁田园

耕地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降低有害生物基数。然后深耕30cm以上,再旋耕1次~2次,耕匀耙细。

7.1.4 种子消毒

播前2d3d55温水浸种10min15min,捞出后清水浸泡4h6h,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2次,6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填写《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见附录表4)。

7.2 物理防治

7.2.1 黄板

诱杀韭蛆成虫,规格30cm×40cm为宜,略高出植株顶端,25/667m230/667m2

7.2.2 银灰膜

4月上旬10月中旬罩防虫网,阻止韭蛆成虫、斑潜蝇侵入危害,宜选用4060目,孔径0.18cm的银灰色防虫网

7.2.3 悬挂电子杀虫灯

诱杀韭蛆成虫,510月,2hm2安装1台,悬挂高度灯底距地面1.5m

7.2.4 糖醋液

    糖、醋、酒、水、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在成虫羽化期,在田间放置糖醋液盆,诱杀韭蛆成虫,3/667m25/667m2,随时添加,保持不干。

7.3 生物措施

可施用地衣芽孢杆菌菌粉(2亿个/g20kg/667m2,预防韭菜病害。

7.4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宜超过3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表3

韭菜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如下表所示:

韭菜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兼治对象

迟眼蕈蚊(韭蛆)

保护地盖膜前;

露地幼虫发生初期

 方案一:30%辛·吡EC750ml/667m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500ml/667m2对水灌根,用药液100kg/667m2

 方案二: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500ml/667m240%辛硫磷EC1000ml/667m2对水灌根,用药液100kg/667m2

地下害虫

灰霉病

  发病初期

方案一:50%腐霉利WP40g/66750%乙霉威·多菌灵WP150g/667㎡,对水50kg喷雾,7d1次,连续防治2次。

方案二:50%腐霉利WP40g/66725%嘧菌酯SC34g/667㎡,对水50kg喷雾,7d1次,连续防治2次。

方案三:50%腐霉利WP40g/66750%多菌灵WP150g/667㎡,对水50kg喷雾,7d1次,连续防治2次。

菌核病

疫病

  发病初期

方案一:5%百菌清DPC1000g/66750%烯酰吗啉WP40g/667㎡,对水50kg喷雾,7d10d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方案二:5%百菌清DPC1000g/66725%嘧菌酯SC34g/667㎡,对水50kg喷雾,7d10d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方案三:5%百菌清DPC1000g/66750%多菌灵WP150g/667㎡,对水50kg喷雾,7d10d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灰霉病

葱须鳞

  幼虫二龄前

 方案一: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25ml/6671%苦参碱CS100ml/667,对水50kg喷雾。7d10d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方案二:3%除虫菊素CS50ml/667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25ml/667,对水50kg喷雾。7d10d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斑潜蝇

 

8 农药科学使用与管理

8.1 施药保护

喷药时操作者应当穿着防护服。严禁吸烟、吃东西,喷完药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裸露部位,换洗衣服。

8.2 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当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当设立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的警示标志,应当设于入口处。

8.3 施药器械

a)       对除草剂和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

b)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8.4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韭菜上或法规允许的休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附录表5)。

8.5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当清洗3次以上,并将冲洗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的空包装物,将其压坏或刺破,必要时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当安全存放。

8.6 农药采购与储藏

8.6.1 农药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a)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b)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c)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d)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e)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f)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g)       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8.6.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9 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附录表6),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规范性附)

 

     1    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制表人:               制表日期:

 

2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灌溉水质、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制表人:               制表日期:

 

 

3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作 物 品 种

播 种 时 间

播 种 量 ,Kg/667m2

株 行 距,cm

 

 

 

 

 

             

日 期

活 动 内 容

投 入 品 名 称

使用量

使 用 设 备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度、风力、降水等。

 

 

 

     4   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作物品种

 

 

防治对象

 

             

药剂名称与剂型

 

生产厂家

 

处理方式

 

处理剂量

 

处理日期

 

 

           

   

 

浸种时间

 

   

 

制表人:               制表日期:

 

 

     5   剩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剩余农药/清洗废液名称

 

   

 

处理地点

 

处理日期

 

处理方式

 

   

 

制表人:               制表日期:

 

 

 

     6  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调查时间:

生物名称

     

分类地位

 

 

 

 

 

 

 

 

 

 

 

 

 

 

 

 

 

 

 

 

 

 

 

 

 

 

 

 

 

 

 

 

 

 

 

 

 

 

 

 

 

 

 

 

 

 

 

 

 

 

 

 

 

 

 

 

 

制表人:               制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