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设施黄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规范

  言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振德 王佩圣 周 英郝俊杰 李树柏 吴本林。

 

设施黄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及周边地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设施的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715.1 瓜类蔬菜种子 瓜类

GB/T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瓜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黄瓜根结线虫病 tomato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瘤内藏有细小乳白色线虫,一般在根结之上可生出弱细根,细根可再染病,形成新的根结,地上部分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干旱时中午出现萎焉现象。

2.2 南方根结线虫 southern root-knot nematode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植物寄生线虫,成虫雌雄异型,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钝圆,无色透明,大小1.0 mm1.5 mm×0.03 mm0.04 mm;雌成虫梨形,每头可产卵300~800粒,多藏于寄主组织内,大小0.04 mm1.59 mm×0.26 mm0.81mm,乳白色。

2.3 抗病砧木  resistant rootstock

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抗病品种或杂交种。

2.4 抗病性 disease 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2.5 综合防治 integrated control

从植物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各种适当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植保措施体系。

2.6 农业防治 agricultural control

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作物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2.7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或减少危害的方法。

2.8 物理防治 physical control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2.9 化学防治 chemical control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及其加工产品控制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4 防治技术

4.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黄瓜生产,不利于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把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

4.2 农业防治

4.2.1 清洁田园

黄瓜拉秧应及时,以防止带虫及卵囊的根系残留在土壤内。拉秧时先把残根捡净并带出田,晒干后集中焚烧或深埋

4.2.2 培育无病壮苗

应选用无根结线虫的土壤进行育苗或进行苗床土消毒,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土壤,用量1ml/m2。将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2000,均匀喷灌苗床,以杀灭床土内线虫,培育无病壮苗。

4.2.3 合理轮作

可在发病区采取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或葱蒜等轮作23a(年)以上,也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可降低土壤中线虫基数,减轻对下茬作物的危害。

4.2.4 砧木嫁接

应选择耐根结线虫、亲和力强、共生性好、对接穗果实品质影响小的砧木,可用靠接或插接法进行嫁接换根,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在生产上可选用耐根结线虫的新动力和黄砧3等砧木品种。 

4.2.5 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一项能有效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重要农业措施,通常采用草炭、蛭石或腐熟的作物秸秆、菌渣的混合物作为栽培基质,将基质填入栽培槽或栽培穴中,并配套滴灌。基质栽培13a(年)后,基质需要更换或进行消毒。

4.3 物理防治

4.3.1 太阳能土壤消毒

68月盛夏季节,充分利用蔬菜作物的休闲季节,清除作物残株及杂草,耕翻耙平后作畦灌水,覆盖地膜,密闭棚室,使棚温升至 506020厘米地温在45以上,持续 15d20d,可杀死大部分根结线虫。若每 667 m 2用碎稻草或碎麦秸500kg1000kg100kg200kg生石灰均匀施入病田,然后灌水、覆膜、闭棚升温,效果更好,同时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及杂草种子亦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4.3.2 热水土壤消毒

在土壤表面铺设高温热水滴管,加盖保温塑料薄膜,用锅炉将水加热到95左右后,持续将热水从锅炉沿管带注入热水分配器,调节流量后经高温热水滴管灌入土壤,大约1 h 30 cm深的土层温度升高到5060,土壤湿度接近饱和,停止供水,土壤温度可持续3h5 h2d3d后揭开土壤表面的塑料薄膜,表面风干1周后,整地做畦。这种防治方法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但土壤的高温减少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且成本较高。

4.3.3 淹水

在温室休闲期灌水,水层保持10 cm15cm并持续2个月左右,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此法适宜于粘性土壤且灌水条件良好的地区实施。

4.4 生物防治

5%淡紫拟青霉粉剂:在黄瓜播种或移栽前,使用5%淡紫拟青霉粉剂1.5kg2kg/667m2,可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

厚孢轮枝菌微粒剂(2.5亿个孢子/克):将药剂按1.5kg2kg667 m 2的用量,均匀撒施于沟底,覆土,然后移栽。若已移栽,也可在黄瓜植株周围挖小沟施入,将用量为1.5kg2kgg/667m 2厚孢轮枝菌微粒剂与掺有少量有机肥的细土拌匀,然后施入沟内,并覆土。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 kg0.3 kg

4.5 化学防治

4.5.1 土壤处理

石灰氮消毒:石灰氮(氰氨化钙)是一种高效土壤消毒剂,具有消毒、灭虫、防病的作用。操作方法:选择夏季高温、棚室休闲期进行。每667m 2用麦草或稻草1000kg2000kg,撒于地面,再在麦草上撒施石灰氮70kg80kg,深翻土壤20cm30 cm,尽量将麦草翻压地下;做畦,畦高30 cm,宽60cm70 cm;地面用薄膜密封。在夏日高温强光下闷棚20d30d然后揭膜通风透气,翻耕土壤整地,晾晒7d以上方可种植。

对发生根结线虫病的设施菜田,可用10%噻唑膦颗粒剂(福气多)处理土壤。一般在黄瓜移栽前,按1.5kg2kg667 m 2的用量,将药剂均匀撒于土壤表面,再用旋耕机或手工工具将药剂和土壤充分混合, 混合深度需达20cm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土壤,用量1ml/m2

也可用硫酰氟熏蒸,将硫酰氟通过分布带施入土壤中,用量25g50g/m2熏蒸时一定要用新薄膜覆盖严密,严防漏气,熏蒸一周后,揭膜通风一周,然后种植。

4.5.2 生长期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 kg0.3 kg

在黄瓜移栽后,可在黄瓜植株周围挖小沟施入,将用量为1.5kg2kgg/667 m 2厚孢轮枝菌微粒剂与掺有少量有机肥的细土拌匀,然后施入沟内,并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