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技术规程
青岛市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宜于青岛地区内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无性系
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
2.2 品种纯度
品种种性的一致性程度。
2.3 穗条
用作扦插繁殖的枝条。
2.4 标准插穗
从穗条上剪取大叶品种长度为3.5~5.0 cm,中小叶品种长度为2.5~3.5 cm,茎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具有一张完整叶片和健壮饱满腋芽的短穗。
2.5 扦插苗
以枝条为繁育材料,采用扦插法繁育的苗木。
2.6 苗龄
扦插到苗木出圃的时间,满一个年生长周期的称一足龄苗,未满一年的称一年生苗。
2.7 苗高
根颈至茶苗顶芽基部间的长度。
2.8 苗粗
距根颈10 cm处的苗干直径。
3 种苗繁育
3.1 母本园的选择与母穗的培养
3.1.1 母本园的茶树品种
应是无性系原种园或直接从原种园引进的一、二级母本良种。一般要求树龄4年以上,生长健壮,无危险性病虫害。
3.1.2 母本园的肥培管理
必须高于常规茶园。通常于秋末,茶园亩施饼肥150-200千克或相应的有机肥料,春前施氮肥15-20千克。供夏插用的青壮母树须于春茶前(2-3月)进行修剪;秋插的在春茶后(6月上旬)进行修剪;翌年春插的在秋前(7月)进行轻修剪,剪去树冠上部的细弱枝、病虫枝。而重修剪、台刈更新复壮的茶园,应结合培养树冠,进行定型修剪。母本园应视茶叶产量情况追施速效氮肥。一般在轻剪后亩施尿素20-25千克,并注意配施磷、钾肥。
3.2 剪穗前工作
母本园在剪取插穗前1周左右,摘除枝条顶端的一芽一叶或对夹叶,以促进插穗枝条成熟,腋芽饱满。
4 苗圃地选择与苗床整理
4.1 苗圃地选择
苗地要求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或轻质粘壤土,pH值在4.5-6.0之间。种植过蔬菜的,不宜作为苗地,特别是有根结线虫等病虫为害的,更不宜选作苗圃地。同一块土地,不能连续作茶树苗圃,要与绿肥或水旱作物轮作,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养分。
4.2 苗圃地整理
一般分2次翻耕。第一次全面深翻,深度在30厘米以上。第二次在做苗床前进行,深度15-20厘米,并碎土、耕平。苗床长度一般为15米左右,宽110-120厘米,畦高15-20厘米,畦间沟宽为25-35厘米,四周开好排灌沟。做苗床时,还要根据苗圃地的肥力情况,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饼肥100-500千克拌过磷酸钙20千克,或1.0-1.5吨腐熟厩肥,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并与土壤充分拌和、平整(压平)。然后,均匀地铺取自上耕种层下,经粉碎、暴晒、分筛的细心土,约4-5厘米厚。因这种心土结构疏松、通气性好,浇水后不板结,酸度适中,微生物少,插穗后易发根,且可减少杂草滋长。铺好心土后,灌水或浇水,使其充分湿润。待稍干,用扁平的木棒适当敲打,使床面平整,压实后的厚度为2.5厘米左右,以便插穗下后能与心土密接和固定于土中。
5 插穗的剪取
5.1 在母本园剪取的插穗枝条以半木质化、呈红棕色或黄绿色为好,要求基部粗度3-5毫米,腋芽饱满,叶片完整,可利用长度在20厘米以上,为无病虫为害的当季成熟枝条。
5.2 不同茶树品种的穗枝必须分别剪取、标牌,以防混杂。
5.3 为了保持枝条的新鲜度,宜在上午9时以前剪枝。剪好的枝条,必须及时运回,堆放于阴凉避风处,喷水保持在地面湿润,并组织人员尽早剪取短穗。
5.4 短穗的标准 一节的短茎上带有一个腋芽和一张叶片,穗长3厘米左右。通常一个节间可剪取一个短穗,节间短的,也可用两个节剪一个短穗,并剪去下端的叶片和腋芽,保留上端的叶片。剪穗可用锋利的普通剪刀,由下而上一一剪取。短穗上端剪口应离叶柄3-4毫米,下端剪口与叶片平行。剪口要平滑,不要撕破表皮,更不可剪伤腋芽,插穗上如有花蕾,应随时摘除。短穗应随剪随插,不能超过24小时,否则会影响成活率。
6扦插时期与方法
6.1茶树短穗扦插的时期
因气候原因,本地区适宜时期是7-10月,以秋季(8-9月)扦插为好,此时期插穗质量高,易获取且插穗长根快,成苗率高,管理周期短,有利于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不同茶树品种的短穗要分别扦插,并在苗床插木牌标明品种名称等,以免品种混杂。
6.2 方法
扦插前,要先检查苗床,如果床面土壤干燥,需浇水湿润,待泥土不粘手时,即可开始扦插。短穗扦插行距9厘米左右,株距3厘米左右,以叶片不互相重叠为度,这样每667平方米苗圃可插15万-20万穗。扦插一般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阳光转弱时进行。插穗叶片的方向,应顺着当时主要风向排列,以免被风吹动影响成活。扦插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插穗上端,轻轻地直插或斜插入土中,以露出叶柄为度,叶片不能紧贴土面。注意不要把腋芽插入土中。边插边用手指将短穗基部泥土压实,插后应及时洒水、遮荫。
7 苗圃的管理
苗圃管理“三分插,七分管”,短穗扦插的成败在于管理。苗圃管理主要包括遮荫、浇水、除草、施肥、治虫、摘蕾等。前期重点抓遮荫和浇水,后期则以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
7.1 光照管理
短穗插后即应遮荫,注意防太阳光直射,及时浇水。
7.2 分水管理
苗圃的水分,应既满足短穗吸水需要,又保持土壤的通透性,以利插穗愈合发根。扦插初期的高温干旱天气,短穗与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要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阴天每天浇一次水,雨天不浇。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只要苗畦土壤全部湿润即可。浇水不宜用污水、泥浆水和含有石灰质的水,以免引起枝叶腐烂或生长不良。在插后15左右天的发根期内,可每天浇一次水。发根后,可隔天或几天浇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发根生长。
7.3越冬防护
在青岛地区,冬季温度低,要特别注意扦插苗保暖。因扦插苗幼小,根系也尚未形成,而入土较浅,不耐冷冻,宜建半坡式冬暖式大棚,持续保温越冬,防止冬季低温时扦穗苗冻伤,影响正常发育生长。春季注意气温幼苗迅速回升时,要注意防温湿度过高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7.4 肥培管理
插穗普遍发根后,要见草就拔,“除小除早”,免伤苗根。拔草时,兼顾小心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同时要及时追施肥料,先稀后浓,少量多次。秋插到翌年4-5月施肥。追肥可用10%的腐熟人、畜尿或0.5%的尿素或15%的复合肥,结合浇水进行。每隔20-30天施一次,浓度逐渐提高。春季应追肥2-3次,夏、秋视茶苗长势适当再施1-2次。每次追肥后,用清水淋浇茶苗,以免伤害枝叶。
8 种苗的检验、起苗与包装运输茶苗质量检验
可分别在出圃前和出圃后进行。当茶苗在苗圃培育一足龄以上后,苗高超过20厘米,离地面10厘米处茎粗不小于0.2厘米,主茎基部18厘米左右处呈棕褐色、半木质化、叶数达6-10片时,本地宜7-8月出圃。起苗前必须浇水湿透苗床,用锄头掘苗,不宜直接用手拔,以防伤害根系,如条件允许建议带土移栽。在苗圃检测苗木质量,按规定比例抽样,合格苗木以每100株扎一小捆,500株或1000株用绳扎住茶苗根基部。不同品种必须分别包装、挂牌(标明品种、苗龄、株数、起苗时间和育苗单位等),并附检验证书。茶苗运输时,必须防止日晒、风吹、紧压等。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苗木良好的生理活动。起苗后要尽快,种植,不宜超过48小时,以提高良种苗木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