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   青岛市地方标准 DB3702/T 155—2010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0-12-30发布        2011-03-20实施       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松坚、孔高原、曲善珊、王溯、刘岩一、朱彤丹、王黎。


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定义、地块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地区大豆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2 大豆(Soybean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春播大豆

在春季(45月)播种的大豆。

 3.2   

夏播大豆

在夏收作物收获后播种的大豆。

 3.3   

出苗期

全田有50%的幼苗子叶出土展开的日期。

 3.4   

开花期

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

 3.5   

成熟期

全田2/3的荚果变成该品种成熟的颜色,摇动时有声响的日期。

 3.6   

全生育期

从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4  地块选择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332的规定。

 4.2  排灌条件

田间排灌条件良好,保证大豆在生产过程中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4.3  轮作条件

大豆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至少以三年为一轮作周期。

 5  播种

 5.1  种子准备

 5.1.1  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或山东省审定通过的质量符合GB 1352要求的大豆品种。

 5.1.2  晒种

播前晒种1d3d,注意防止阳光暴晒造成种皮破裂。

 5.1.3  种子处理

根据需要,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

 a)  包衣:采用大豆专用种衣剂包衣,技术条件应符合GB 15671的规定;

 b)  拌种:采用药剂、微肥拌种。

 5.2  适期播种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5.2.1  温度

春大豆播种时,土壤5cm10cm的温度要稳定达到10以上。

 5.2.2  湿度

幼苗出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80%

 5.2.3  播种适期

青岛地区露地春播大豆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地膜春大豆可以提前到4月中旬播种,夏直播大豆应在625日以前播种。

 5.3  播种技术

 5.3.1  播种方法

机械、畜力作业开沟播种,边开沟、边点种、边覆土镇压。

 5.3.2  播种深度

播深为2cm5cm,土质粘重的土壤2cm3cm,沙土3.5cm5cm

 5.3.3  合理密度

春播大豆适宜密度为8000/666.7m220000/666.7m2;夏播大豆适宜密度为13000/666.7m225000/666.7m2

 6  施肥

 6.1  施肥原则

坚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2  施肥数量与方法

667m2底施有机肥1000kg2000kg,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5kg10kg。在开花结荚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kg10kg,后期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钼酸铵微肥。

 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的应移稠补稀或育苗移栽,严重缺苗的应浸种2h3h后补种,天旱时带水补种。

 7.2  间苗定苗

真叶展开后进行间苗,按计划密度定苗。

 7.3  中耕培土

真叶展开后,按先浅后深的原则中耕,每隔10d15d中耕一次,最后一次在初花期前结束。培土在最后一次中耕时进行,高度应超过子叶节。

 7.4  病虫害防治

 7.4.1  病虫草害防治原则

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化学防治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草害,适期对症施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用药。

 7.4.2  防治病虫草害常用药剂与方法

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7.4.3  灌溉排涝

在开花初期到鼓粒期间遇干旱时及时灌溉,多雨季节及时开沟排涝。

 8  收获

 8.1  收获时期

70%成熟时进行人工收获,95%成熟时机械收获。

 8.2  晾晒和脱粒

人工收割后带株摊晒,晒干后及时脱粒,防止雨淋。

 8.3  贮藏

大豆入库贮藏的籽粒含水量必须在12%以下。贮存温度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常温库贮藏的场所要干燥、通风、阴凉。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库内和大豆籽粒的温、湿度,籽粒含水量超标时及时晾晒。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防治病虫草害常用药剂与方法

 A.1  病害常用药剂与防治

应符合表A1的规定。

 A.1  病害常用药剂与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常用药剂

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

防治时期

叶斑病

波尔多液

200倍液

喷雾

发病初期

紫斑病

65%代森锰锌

400500倍液

喷雾

发病初期

霜霉病

75%百菌清

700800倍液

喷雾

发病初期

 A.2  草害常用药剂与防治方法

应符合表A2的规定。

 A.2  草害常用药剂与防治方法

处理方式

常用药剂

稀释倍数

防治时期

苗前土壤处理

乙草胺+异噻草酮

667m250%乙草胺67mL,48%异噻草酮50mL,对水25kg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苗后除草

右旋吡氟乙草灵乳油+乳氟禾草灵乳油

667m210.8%右旋吡氟乙草灵乳油20 mL30mL24%乳氟禾草灵乳油25mL40mL,对水30kg~40kg

茎叶处理

 A.3  虫害常用药剂与防治方法

应符合表A3的规定。

 A.3  虫害常用药剂与防治方法

虫害名称

常用药剂

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

防治时期

蚜虫

50%抗蚜威

10%吡虫啉

1500倍液

8001200倍液

喷雾

 

红蜘蛛

20%双甲脒乳油

1.8%阿维菌素

2000倍液

20004000倍液

喷雾

百株螨量150头以上

豆秆黑潜蝇

50%辛硫磷

1000倍液

喷雾

成虫盛发期

造桥虫豆天蛾

50%辛硫磷

Bt乳剂

2000倍液

300500倍液

喷雾

幼虫三龄前

豆荚螟食心虫

2.5%溴氰菊酯

80%敌敌畏乳油

30mL40L/667m2,对水0.5kg06kg

100mL133mL/667m2,秸秆蘸药,隔6垄插1行,5m远插一根

叶面喷洒

熏蒸

幼虫三龄前用

成虫发生期

卷叶螟

10%氯氰菊酯乳油

20%溴灭菊酯乳油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倍液

1500倍液

3000倍液

每隔7d10d喷雾一次,连续2

在各代发生期,当1%2%的植株有危害症状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


2次~4次。当年韭菜枯萎前50d60d应停止收割。韭菜连续收割四年后,应重新育苗。

 9.2  收割方法

收割时应留茬1㎝~2㎝,高度一致,割口以黄色为宜。收割刀具应锋利,避免损伤鳞茎和叶鞘。

 9.3  收割后的管理

每次收割后,应将割茬周边表土锄松,2d3d不浇水。当新叶长出时进行浇水、追肥,每667m2施腐熟粪肥400kg、尿素10kg复合肥10kg因韭菜有跳根习性,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应进行一次培土,培土高2cm3cm

 10  生产档案

 10.1  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

 10.2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禁止在韭菜上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拌磷(3911)、治螟磷(苏化203)、久效磷、磷胺、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甲基硫环磷、杀扑磷(速扑杀)、蝇毒磷、乙基硫环磷、苯线磷、涕线丹、林丹、氯丹、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铁灭克)、灭多威(甘蓝除外)、特丁硫磷、灭线磷(益舒宝、丙线磷)、硫丹(硕丹、赛丹、安杀丹)、地虫硫磷(大风雷、地虫磷)、五氯酚、杀螟松、1059、杀螟威、异丙磷、三硫磷、磷化锌、磷化铝、地乐酚、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401及以上品种的复配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