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简介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简介

 

一、中心基本情况

中心2001年成立,隶属于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机构规格为处级,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人。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2004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双认证”,加挂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青岛)”牌子,成为农业部部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09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农业部机构考核和审查认可“三认证”初次复审,2012年通过了“三认证”第二轮复审。

中心现有职工1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7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4人,中级3人。中心拥有实验办公场所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主要仪器设备有液-质-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荧光光度计、测油仪、氨基酸仪、GPC凝胶净化色谱、高通量农药残留速测仪、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等50余台套。

中心具备检测谷物、油料、蔬菜、水果、坚果、食用菌、茶叶7大类66种农产品和土壤、灌溉水、大气共25项农业环境的能力; 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测参数144个。农产品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甲胺磷 、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六六六、涕灭威、克百威、氧乐果、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乐果、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杀螟硫磷、二嗪磷、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硫磷、辛硫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氰戊菊酯、三唑酮、百菌清、异菌脲、灭多威、甲萘威、三氯杀螨醇、腐霉利、五氯硝基苯、乙烯菌核利、氟虫腈、啶虫脒、哒螨灵、苯醚甲环唑、嘧霉胺、阿维菌素、除虫脲、灭幼脲、多菌灵、吡虫啉等农药残留;土壤主要检测铅、镉、铬、汞、砷、铜、pH值等; 灌溉水主要检测铅、镉、六价铬、汞、砷、铜、pH值、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等; 大气主要检测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等。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承担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2002年开始中心每年异地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600余批次,今年承担了河北省石家庄、承德和邢台三市的例行监测任务,于1月、5月、8月、10月分四次进行抽检,共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680批次。

(二)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中心对全市生产的蔬菜、水果、茶叶和食用菌等农产品进行专项抽检,每年抽检样品1000余批次,有效保障我市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进行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环境及产品质量检测评价。中心每年对我市申报的“三品一标”基地进行检测,目前我市“三品一标基地”已达300余个,中心为基地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积极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针对有关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心均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检测,主要进行了黄瓜、韭菜、食用菌、大姜、蓝莓和西瓜等农产品的专项应急检测,为上级部门快速正确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五)积极参加能力验证考核。2002年以来,每年参加农业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产品中农药残留、产品和土壤中重金属能力验证,连续11年考核成绩优秀。

(六)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的培训。在完成各类检测任务的同时,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对青岛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乡镇、企业和产地批发市场快速检测点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义务举办培训班10期以上,提高了全市基层农产品质检系统检测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