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青岛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委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树立全程监管理念,重点加强源头控制,大力深化专项整治,加快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稳步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一阶段工作情况

(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方案,牵头组织对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果茶质量安全、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肥料质量、农药市场监管、农作物种子质量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整治,并加强日常督导检查,确保实现专项整治的预期目标。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出动质监、执法人员共计3350人次,检查各类生产基地1798个次、农资企业958个次整顿农资市场105个次,抽检农药标签986个、质量样品46个,肥料样品41个,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97起,受理农资举报投诉案件61,查获不合格种子2706公斤、肥料5685公斤、农药1422公斤,清缴禁限用高毒农药790公斤

(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和实现全程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优势区域农产品、“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借助信息化、电子化技术,搭建市级追溯管理平台,探索创建科学、高效、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在去年部分“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立二维QR码农产品身份识别系统基础上,编写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可行性报告》,下发了《关于在“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意见》(青农委发【201271号),年底前,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及项目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力度。

(三)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青岛市瓜菜果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规划(2009-2012)》(以下简称《规划》),推进以“五化”(即:基地企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检测制度化、产品无害化)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基地建设,基地瓜菜、果品、茶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面积分别达到140万亩、75万亩、7.6万亩(含新增)、350万平方米(含新增),完成《规划》任务的96%;全市制、修订地方农业质量标准115项,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182项,采纳并执行国家行业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110余项,标准化(“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档案建立、完善率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制定、推广应用率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瓜菜果茶食用菌地方质量标准的系列化、配套化。

(四)强化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是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保真打假护农行动,累计检查“三品一标”生产基地(企业)155处,超市、农贸市场28处,查验产品证书586张,对部分不规范、超期或超范围用标现象予以限期整改,对假冒“三品”标志问题依法予以查处。二是制定了《关于在“三品一标”农产品中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市“三品一标”生产基地中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并对品牌农产品进行奖励和宣传推介。三是对“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共出动人员32人次,检查“三品一标”企业24家,对用标不规范、生产纪录不完整等情况进行了通报整改。四是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推荐工作,分别组织完成了47个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4个绿色食品的续展、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推荐申报。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施方案,以质量安全风险高、隐患大的食用农产品为重点,深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扩大监测范围和品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格局,把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地批发市场100%纳入监测范围。1-9月份,除配合开展农业部、省农业厅的例行和专项监测外,我处还组织开展了辖区内设施蔬菜、韭菜、食用菌、茶叶产品的专项监测,累计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等样品414批次,合格率97.6%基层区市开展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累计抽检蔬菜、茶叶、水果产品样品2086批次。

(六)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预防要早、反应要快、处置要有力、后续要跟进”,以及根据风险预警和安全防范需要,新修订下发了《青岛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农委发〔201276),成立了风险评估专家组,建立了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同时,针对风险性高、社会关注面广的蔬菜和小水果产品,定期进行风险和应急性监测,确保了全市未发生一例食用本地生产农产品中毒事件。

(七)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实施方案,组织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农业科技促进年”等活动,现场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市政府《关于加强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通告》、《韭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三品一标”标志使用管理手册》等各类宣传材料1.8万份,解答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生产等各类问题119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落实全省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和力度,力争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继续抓好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抓好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加大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检查和督导,对工作任务中没有完成的整治项目进行摸底清查,确保实现专项整治的预期目标。

(二)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在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中创建70个农产品品牌,并对其进行资金奖励和宣传推介,组织部分品牌农产品参加2012上海绿色博览会,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青岛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除配合农业部和省厅对我市进行的例行抽检外,组织对全市开展水果专项检测、设施蔬菜专项检测,并加强节日期间农产品的监督抽检,进一步扩大延伸产品的监测范围。

(四)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根据已经下发的《关于在“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意见》(青农委发【201271号),下一步将对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项目进行专家评审及招投标,年底前完成市级追溯系统平台、150处项目示范基地建设。

(五)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在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上,主要通过对现有农业服务机构加挂牌子(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其赋予监管职能的方式,解决镇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处于“没机构、没人员、没经费、缺手段”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