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地标产品---东大寨苹果
东大寨苹果
所属基地: 莱西东大寨村
青岛东大寨果蔬专业合作社
地址:莱西市河头店镇东大寨村
联系人:王宝成
联系电话:13963998803
基地产品:苹果
青岛东大寨果蔬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623个,果园面积5600亩,年产苹果11000多吨。由于地理条件符合优质果品生产的要求,所产果品色艳味美、绿色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2006年被推荐为“奥运推荐果品”;2006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连续几届被评为青岛市“特优富士苹果”和“优质富士苹果”。为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合作社于2008年3月注册了“东大寨”牌商标。积极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牌化销售。对果品生产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同一品牌的生产管理模式,完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和管理。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外销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家乐福供应商。
青岛东大寨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前身为莱西市河头店镇东大寨村果业协会,创办于2003年。现有基地开发部、经营服务部、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冷风库等办事机构。拥有成员623名,遍布东大寨村周边的十个村庄;拥有果品生产基地5600亩,年产果品总量14000吨;拥有果品科技示范推广基地60亩,年产大樱桃等优质苗木10万株。多年来,协会与青岛市农委果茶站、青岛农科院、烟台农科院、莱阳农学院、莱西市农业局果树站等单位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协会在坚持为民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奋力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扬,得到了群众的好评。2004年,协会果品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果品示范园”。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个果业示范基地”之一,基地生产的片红、条红富士苹果被评为“青岛市特优果品”。今年5月,协会注册的DDZH牌(东大寨牌)红富士苹果和大樱桃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A级食品;8月,又被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及中华名果展评组委会评选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荣获三等奖。
一、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过去协会在组织果品生产经营中,对品牌战略的意义和品牌效应的作用认识不足,只满足于产量上去了、产品能卖了就行,没有自己产品的注册商标,更没有注册的名牌产品。在生产经营上,也没有很好地把果农组织起来。有件事情,对我们触动很大:每年到销售果品的时候,我们卖的价格,同样的等级,总要比栖霞的低2~3毛钱,出现了同级不同价、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事实告诉我们,要兴旺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没有自己的品牌是不行的,靠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是不行的,唯一的出路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创出自己的名牌。为此,我们于2005年首先申请注册了“东大寨牌”红富士苹果和大樱桃,接着又在无公害果品生产的基础上,向绿色食品方向发展。经过辛勤的努力,我们的愿望实现了。今年5月,“东大寨牌”红富士苹果和大樱桃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A级食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年限为3年,许可苹果年生产量为11000吨,大樱桃年生产量为900吨。绿色食品的认证,极大地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仅此一项,每年将为果农增收四百多万元。 为了把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利用起来,合作社相继召开了有关村支部书记座谈会、会员座谈会和专家研讨会,在充分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食品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规划》,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发展绿色食品果品生产基地5600亩,其中苹果4700亩,年总产11000吨;大樱桃900亩,年总产900吨,称其为“356”规划。从目前情况看,“356”规划实施顺利,品牌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广州、北京、上海、青岛、烟台等地客商纷纷来洽谈生意,商定果品购销事宜。今年500亩的绿色苹果已被定购一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形势;泰安、济宁、烟台等一些生产果品物资的厂家也慕名而来,表示以优惠的条件签订购销协议。
二、牢记服务宗旨,提高服务质量
协会不为果农服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难以发展壮大。因此协会成立那天起,就把为果农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服务展开。在这方面,主要抓好了以下三点:
1、抓好技术服务。为让果农更好地掌握生产管理技术,一是订购了《栖霞果业》报150份,免费发放到果农手中;二是聘请烟台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不定期地为果农讲课,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利用远程教育,组织果农听课;四是聘用了2名大学毕业生为协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经常到田间地头传授指导管理技术,及时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果农在管理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五是把《绿色食品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印发到每个会员手中,要求每个会员做到应知、应会、严操作。今年7月以来,阴雨天气多,对苹果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发现有些果园的红蜘蛛有发生蔓延的趋势,就立即向果农发出了虫情预报,要求抓紧防治,及时控制了虫害的发展。近年来,协会共请专家(包括日本专家)为果农讲课二十多次,举办培训班十一期,发放明白纸万余份,免费为果农订报纸、杂志二千份,组织远程教育听课四次。
2、抓好物资供应服务。现在市场上各类果品生产物资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低不等,果农在购买时很难选择,有时甚至购用了假冒伪劣物资。为避免果农购买物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确保绿色果品生产的健康发展,协会根据绿色食品的有关要求,对化肥、农药、纸袋等物资做到了统一购进、统一供应、统一施用,保证质量,价格低廉。在购进物资时,坚持做到四点:一是不是农业部批准生产的企业产品不购进;二是对购进的每种每批物资都要抽样封存,以供质量检验。如发生质量问题,由协会代表果农解决赔偿损失问题;三是在价格上,厂家必须以出厂价供货,以保证供应果农的价格不高于市场上同类物资的价格;四是厂家在包装物上必须印有“东大寨村果业协会绿色果品专用”的字样,既宣传了我们协会的绿色果品,也为生产厂家打了广告。今年以来,协会共为果农统一购进、供应化肥1500余吨,农药价值38万余元,纸袋800万个,共为果农节省资金15万元。果农高兴地说:“协会供应的物资质量好,价格低,我们买起来方便,用起来放心。”现在,已为今冬和明年化肥的供应做好了准备,生产厂家、定购数量及价格等问题都已达成了意向。
3、抓好产品销售服务。尽管有了自己的名牌产品,有了竞争力,但并不意味着在销售问题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为使果品能够销售出去,卖出个好价格,采取了“走出去宣传、引进来观看”和网上招商、参加展销会等方法,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寻找大城市、大口岸、大超市的客商。目前已和北京、烟台等地的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和上海、浙江等地的客商达成了购销意向。为让果农放心,协会与果农签订了果品购销合同,做出了产品帮销、现款结付、价格优惠等承诺。去年,协会为果农销售果品1000余吨。今年计划销售量达到3000吨,其中绿色果品1000吨,无公害果品2000吨。 协会诚心诚意全方位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果农的交口称赞,他们说:协会真是为我们服务的技术推广员、物资采购员、产品推销员、信息传播员。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合作社形象
合作社在服务“三农”、推动新农村建设中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 在加强自身建设中,一是注重了合作社工作队伍的建设,把德才兼备的人聘用到合作社工作。合作社现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党员,3名大学毕业生,2名身体健康的退休人员。在工作中,人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诚实守信、严以律已,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协会的发展,为果农的服务忙忙碌碌,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提高果农对发展绿色果品生产的认识,合作社工作人员往往要利用早晨、中午和晚上农闲时间,骑着自行车,冒着酷暑,顶着星星到村里召开会议,宣传教育群众。由于条件所限,有的工作人员每天需要自己做饭吃,从家中带饭吃。对于这一切,大家都是从不计较,毫无怨言。二是注重了制度管理。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莱西市民政局《关于全面推进民间组织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民间组织诚信建设自律制度》,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开展各项活动,自觉接受会员监督、社会监督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在2004年和2005年社会团体年度检查中,协会都被检查为“优秀”单位。2005年,协会被评为“青岛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先进单位”。 协会做出了工作成绩,社会形象好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对协会也就更加重视和支持了。去年,青岛市给了我们协会扶持资金20万元。今年,东大寨村委会在前几年为协会配备了办公室、电脑、电话等设施的基础上,又拨付资金2万元支持协会申请绿色食品的认证。现在,群众对协会更加信任拥护了。一些过去看不起协会的果农也主动要求入会了,一些过去以为不管生产什么果品照样有人吃、卖得了的果农主动要求生产绿色苹果,一些过去随意购买使用化肥、农药、纸袋等物资的果农主动到协会购买。群众说:果农有难,协会相助;果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