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

DB

青岛市地方标准

DB3702/T 1972012

 

 

 

番茄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

图1 2012 12 30发布

2013 01 20实施

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1.1.1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3.1 3

3.2 3

3.3 3

3.4 3

3.5 3

3.6 3

3.7 3

4 主要防治对象及其防治适期. 4

5 基地选择与管理. 4

5.1 基地选择. 4

5.2 基地管理. 4

6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措施. 4

6.1 播种期及育苗期. 4

6.2 定植至结果期. 5

7 农药科学使用与管理. 7

7.1 施药保护. 7

7.2 警示. 7

7.3 施药器械. 7

7.4 剩余药液处理. 7

7.5 农药包装物处理. 7

7.6 农药采购与储藏. 7

8 环境保护. 8

9 记录保留.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相关表格. 9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夏庄杠六九西红柿专业合作社、青岛坤盛植保专业合作社、青岛市植物保护站、胶南市植物保护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连刚、王学武、袁宗英、王向积、王蕾、张超峰、刘爱娜、李海珍、王宝亮、马海波、黄静。

当番茄质量安全标准发生变化,或需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时,应由植物保护等有关专家及时修订本标准。

 

1.1.1.2 茄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绿色防控技术操作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主要防治对象及其防治适期、基地选择与管理、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措施、农药科学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和记录保留。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市番茄生产的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药残留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3.2  

有害物质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防治适期

防治病虫草害最适当的施药时期。即病虫草害在整个生育期中最薄弱和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

3.4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溯源体系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防治对象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

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体系。

3.7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 主要防治对象及其防治适期

a)       猝倒病:病株率1%3%

b)       灰霉病:初见病叶;

c)       早疫病:初见病叶;

d)       绵疫病:病果率2%3%

e)       青枯病:病株率0.5%1%

f)       病毒病:预防发生;

g)       叶霉病:病叶率1%2%

h)       晚疫病:初见病叶;

i)       斑潜蝇:百叶虫道100条;

j)       粉虱:单株5头~15头;

k)       棉铃虫:百株卵18粒或虫1头~5头;

l)       蚜虫:株5头~7头;

m)       茶黄螨:初见有新叶皱缩;

n)       线虫病:上茬发生。

5 基地选择与管理

5.1 基地选择

a)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GB/T 18407.1的要求,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本标准附录表A1)。宜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性状良好的壤土地种植番茄;

b)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3hm2以上。

5.2 基地管理

5.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确保环境中有害物质含量,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年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有害物质含量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灌溉水质、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本标准附录表A2

5.2.2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m2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5.2.3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苗、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20m2以上。

5.2.4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5.2.5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6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措施

6.1 播种期及育苗期

6.1.1 农业措施

6.1.1.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健身栽培,以预防病害发生。育苗田宜选用近2年~3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或使用穴盘育苗。

6.1.1.2 清洁田园

耕地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降低有害生物基数。然后深耕30cm以上,再旋耕1次~2次,耕匀耙细。

移栽时剔除病苗弱苗,摘除病叶,清除病残体。

6.1.1.3 种子消毒

55温水浸种10min15min,或50温水浸20min30min,当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6hr8hr,可杀灭多种病菌。(本标准附录表A4

6.1.2 物理防治

6.1.2.1 黄板诱杀

设置涂有粘着剂的黄板诱杀粉虱、蚜虫等。黄板规格30cm×20cm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10cm15cm处,30/667m240/667m2

6.1.2.2 性诱剂诱杀

诱捕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每667m2设置2个~3个性诱捕器,每月更换一次诱芯。诱蛾器用树枝或竹竿挂于田间,悬挂高度高于作物20cm30cm,并随着作物生长高度不断调整。害虫大发生时,在蛾峰日3d5d天内及时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6.1.2.3 设置防虫网

防虫网可直接罩在架杆上,也可搭水平棚架覆盖。大型设施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防虫网一般选用30目、圆径0.18cm的银灰色网。防虫网能防止蚜虫、潜叶蝇、粉虱等害虫进入,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晒、保湿、调节气温和地温的作用。

6.1.2.4 银灰膜

驱避蚜虫等害虫,育苗田边悬挂或田间条状覆盖银灰色膜条。

6.1.3 生物措施

棚内放丽蚜小蜂10000/667m,控制粉虱和烟粉虱。

6.1.4 生态防治

6.1.4.1 高温闷棚

夏天利用太阳能对大棚及土壤消毒。在播种或移栽前将土壤施肥深翻,密闭大棚,棚内温度保持70以上,地下20cm处温度可达45,持续7d8d,可有效杀灭棚内和土壤中的大部分病菌、线虫和害虫。

6.1.4.2 土壤消毒

6月下旬~7月下旬用69.8%氰胺化钙颗粒剂50kg/667m2均匀撒入地面,铺碎麦穰300kg500kg/667m2,深翻土壤25cm30cm,起垄,覆盖地膜,浇透水,闷棚10d15d后,凉棚5d7d

6.2 定植至结果期

6.2.1 农业措施

6.2.1.1 合理轮作

2年~3年宜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一次轮作。

6.2.1.2 清洁田园

耕地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降低有害生物基数。然后深耕30cm以上,再旋耕1次~2次,耕匀耙细。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下部老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

6.2.1.3 健身栽培

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健身栽培,以预防病害发生。每667m2施腐熟圈肥4000 Kg5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30Kg适时通风降湿,控制温度和湿度。及时整枝打杈、合理施肥浇水等

6.2.2 物理措施

6.2.2.1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杀成虫,露地每2hm23hm2安装杀虫灯一台;保护地每棚设置一台。

6.2.2.2 性诱剂诱杀

诱捕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667m2设置23个性诱捕器,每月更换一次诱芯。诱蛾器用树枝或竹竿挂于田间,悬挂高度高于作物20cm30cm,并随着作物生长高度不断调整。害虫大发生时,在蛾峰日3d5d内及时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6.2.2.3 银灰膜

在温室大棚四周挂银灰膜条,条宽15cm,间距15cm20cm

6.2.2.4 糖醋液性诱剂诱杀

667m2设糖醋盆2个(配比:红糖350g,醋500g,白酒125g,水250g80%敌敌畏EC2ml)。

6.2.3 生物措施

6.2.3.1 释放天敌

棚内放丽蚜小蜂10000头/667m,控制粉虱和烟粉虱。

6.2.3.2 生物农药防治

防治棉铃虫用Bt2000国际单位/mlEC200倍液;或5%抑太保EC35004000倍液喷雾,最好早9点以前或晚5点以后喷施。

6.2.3.3 使用增抗剂

定植前和定植缓苗后各喷一次10%NS-83增抗剂乳剂5080倍液。

6.2.4 生态控制

保护地晴天上午适当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到30时,再开始放风;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以防温度下降;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预防灰霉病、叶霉病及疫病等发生。

6.2.5 化学防治

要根据GB/T 8321GB 4285的要求,安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应符合表1的规定。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严格按照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降低农药残留。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宜超过3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本标准附录表A3

表1  

a   防治对象

b   用 药 方 案

c   兼治对象

d   斑潜蝇

e   20%灭蝇胺WP30g/667m225%噻虫嗪WG3g/667m2兑水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间隔期5d7d

f   蚜虫、粉虱

g   粉虱

h   1%除虫菊素+苦参碱CS30ml45ml/667㎡~10%吡虫啉WP30g/667m2兑水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间隔期5d7d

i   蚜虫、斑潜蝇

j   猝倒病

k   50%霜脲锰锌WP600倍液喷淋-77%氢氧化铜WP500倍液喷雾2次~3,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间隔期5d7d

l   立枯病

1(完)

m   防治对象

n   用 药 方 案

o   兼治对象

p   绵疫病

q   52.5%霜脲氰﹢恶唑菌酮WP800倍液喷雾2次~3次-77%氢氧化铜WP200倍液每株150ml200ml灌根1次~2次;

r   70%烯酰吗啉WP800倍液喷雾2次~3次-77%氢氧化铜WP200倍液每株150ml200ml灌根1次~2次;间隔5d7d。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

s   疫霉根腐病

t   青枯病

u   灰霉病

v   50%菌核净WP1500倍液-25%嘧菌酯SC800倍液喷雾2次~3次,间隔10d15d

w   叶霉病,疫病

x   叶霉病

y   10%苯醚甲环唑WP1500倍~2000倍液~43%戊唑醇13g/667m2发病初期喷雾,连喷3次~4次,间隔7d10d

z   灰霉病,疫病

aa   疫病(早、晚疫病)

bb   20%噻菌铜40g/667m²~52.5%霜脲氰﹢恶唑菌酮WP40g/667m²发病初期喷雾,连喷3次~4次,间隔7d10d

cc   叶霉病、灰霉病

dd   棉铃虫

ee   10%氟唑虫清SC30ml/667m25%氟定脲EC50ml/667m22.5%艾克敌SC70ml/667m215%茚虫威SC20ml/667m2;兑水喷雾。视虫情防治1次~2次,间隔6d7d

ff   甜菜夜蛾等

7 农药科学使用与管理

7.1 施药保护

喷药时操作者应当穿着防护服。严禁吸烟、吃东西,喷完药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裸露部位,换洗衣服。

7.2 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当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当设立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的警示标志,应当设于入口处。

7.3 施药器械

a)       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

b)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7.4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番茄上或法规允许的休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本标准附录表A5)。

7.5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当清洗3次以上,并将冲洗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的空包装物,将其压坏或刺破,必要时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当安全存放。

7.6 农药采购与储藏

7.6.1 农药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a)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b)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c)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d)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e)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f)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g)       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7.6.2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8 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本标准附录表A6),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9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按照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要求,保留番茄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必要的记录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每个番茄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相关表格

表A.1 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A.2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灌溉水质、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A.3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作 物 品 种

播 种 时 间

播 种 量 ,Kg/667m2

株 行 距,cm

 

 

 

 

 

             

日 期

活 动 内 容

投 入 品 名 称

使用量

使 用 设 备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度、风力、降水等。

 

表A.4 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作物品种

 

 

防治对象

 

             

药剂名称与剂型

 

生产厂家

 

处理方式

 

处理剂量

 

处理日期

 

 

           

   

 

浸种时间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A.5 剩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剩余农药/清洗废液名称

 

   

 

处理地点

 

处理日期

 

处理方式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A.6 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调查时间:

生物名称

     

分类地位

 

 

 

 

 

 

 

 

 

 

 

 

 

 

 

 

 

 

 

 

 

 

 

 

 

 

 

 

 

 

 

 

 

 

 

 

 

 

 

 

 

 

 

 

 

 

 

 

 

 

 

 

 

 

 

 

 

制表人:               制表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