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HACCP操作技术规程

番茄种植HACCP操作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振德、冯明祥、黄婷婷、刘淑芹、姜瑞德、王佩圣、王继青。


番茄种植HACCP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种植过程中的HACCP操作技术规程的种植技术措施、种植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从番茄种植到采收等各个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079  蔬菜种子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T 18406.1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3 种植技术措施

3.1 种植基地的选择

3.1.1 危害因素

3.1.1.1 种植基地及其周围的空气

在番茄生长过程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粉尘等会对番茄造成污染,影响番茄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

3.1.1.2 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

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多种重金属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会通过番茄根系的吸收传导到番茄体内,造成污染。

3.1.1.3 种植基地灌溉水

灌溉水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被番茄吸收后,会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或对番茄造成污染。

3.1.2 关键控制点

3.1.2.1 种植基地及其周围的空气质量

应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

3.1.2.2 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

应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

3.1.2.3 种植基地灌溉水的质量

应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

3.1.3 控制措施

番茄安全种植基地应远离工业区、交通要道、村庄、城区以及砖瓦窑。在种植番茄以前,对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首先要对基地周围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然后再对土壤和灌溉水进行检测。在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即可作为番茄安全种植基地,如果其中的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就不能作为番茄安全种植基地。环境质量检测由有关部门授权或认可的机构进行。

3.1.4 纠偏措施

一旦在不符合要求的土壤中种植番茄,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应按表3的规定进行检测,不合格者不能按优质蔬菜销售,严重超标者应销毁。

3.2 育苗期(苗床或直播)

3.2.1 危害因素

3.2.1.1 种子质量

质量差的种子不能培育出抗逆性强的壮苗。

3.2.1.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不当会影响发芽和培育壮苗。

3.2.1.3 苗床土配制

苗床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施入的有机肥和化肥的质量会影响番茄幼苗的生长。

3.2.1.4 农药与化肥的应用

苗期防治害虫用的杀虫剂和叶面喷施的化肥种类、质量、剂量等因素也会影响幼苗的生长。

3.2.2 关键控制点

3.2.2.1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8079的要求。

3.2.2.2 种子处理

要严格掌握种子处理的各个环节,控制好水温和时间。当种子萌发后及时播种,以免萌芽太长影响出苗率。

3.2.2.3 苗床土配制

苗床土要选择无污染清洁的无病菌土壤,去掉其中的砖、石块等硬杂物。使用的有机肥要完全腐熟,化肥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由定点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3.2.2.4 农药与叶面肥

苗期用的杀虫剂或杀菌剂以及叶面肥,均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并严格掌握施用剂量,不得随意加大用量或增加施用次数。

3.2.3 控制措施

3.2.3.1 种子处理

根据防治主要病害的需要,可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处理方法。

a)       温汤浸种:把选好的种子放入55℃热水中,浸泡15min。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等病害;

b)       药剂浸种:先用清水浸泡种子3h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经过处理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6h8h,置于25℃保温、保湿条件下催芽。

3.2.3.2 苗床土配制

选择无污染、无病虫源的园田土、腐熟的农家肥、草炭、复合肥等配制苗床土。要求床土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一般用40%园田土、50%腐熟马粪、10%腐熟粪干粉配制床土,每m3床土中再加入5kg过磷酸钙和2kg硫酸铵。将上述配料搅拌均匀后过筛,即制成苗床土。在播种前,每m2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ml50ml,加水3L,喷于床土表面,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3d后揭膜,等气味散尽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取混合药剂8g9g4kg5kg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将2/3铺在床面,1/3盖在种子上。

3.2.3.3 苗期用杀虫剂

为防止病毒病的发生,需要防治传毒媒介蚜虫。防治蚜虫的杀虫剂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4000倍为宜。在苗期喷药1次~2次即可。

3.2.3.4 苗期叶面追肥

为防止苗期脱肥,可在晴天喷施0.2%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喷施的化肥应是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由定点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3.2.3.5 记录

对苗期施入土壤或喷于叶面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要严格记录名称、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日期、生产企业、施用浓度、剂量、操作人员等有关信息。

3.2.4 纠偏措施

严格按照以上程序操作,不会出现失控问题。

3.3 开花结果期(定植至拉秧)

3.3.1 危害因素

3.3.1.1 基肥

在整地时施用不合格的基肥(包括自制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和化肥),会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或造成有害物质在番茄果实内的残留。

3.3.1.2 化肥

无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施用不合格的化肥或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施肥数量不当,都会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或产品质量。

3.3.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应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使用剂量、使用方法等都会影响番茄的产量或产品质量。

3.3.1.4 化学农药的施用

施用不合格的化学农药或用药种类、用药时期不当,会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并造成环境污染;用药量过大或混用不合理,会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或造成农药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量超标和环境污染。

3.3.2 关键控制点

3.3.2.1 基肥的施用

a)       番茄安全种植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应以经过充分腐熟或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其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施入的化肥应该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由定点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和土壤肥力的提高,减少肥料养分的过分流失对产品和环境造成的污染;

b)       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

—— 施入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或发酵,商品肥(包括有机商品肥和化肥)应为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由定点企业生产,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肥料;

—— 化肥与有机肥应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1为宜;

—— 不得施用硝态氮肥和含有硝态氮的复合肥;

—— 禁止施用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污泥和粉煤灰等;

—— 在番茄采收前20d,不得施用任何化肥和未经腐熟的人粪尿。

3.3.2.2 追肥的施用

用有机肥作追肥时,应经过充分腐熟或发酵,其中不含有害微生物;施用的化肥(包括叶面肥)应该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由定点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3.3.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在番茄不易座果的地区或季节,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使用浓度应经过试验;使用的种类应经过有关部门登记,允许在番茄上使用。

3.3.2.4 化学农药的施用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在必须施用化学农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施用下列农药:滴滴涕、六六六、三氯杀螨醇、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克螨特等;

——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用量施用农药,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与其他药剂或化肥混用;

—— 施用农药混剂时,施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应以其中一种单剂施用次数最少和安全间隔期最大的为依据。

3.3.3 控制措施

3.3.3.1 整地施肥

番茄生长需要肥沃、疏松、保肥、保水的中性偏酸性(pH=67)土壤。在整地时,根据地力情况,每6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以腐熟圈肥为例)5000kg7000kg,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20kg25kg。将肥料均匀撒施,翻地30cm深,然后作垄。

3.3.3.1.1 允许施用的有机肥

a)       堆肥;

b)       沤肥;

c)       人粪尿;

d)       圈肥;

e)       沼气肥;

f)       绿肥;

g)       秸秆肥;

h)       饼肥;

i)       腐殖酸类肥料;

j)       蚯蚓粪肥;

k)       商品有机肥。

3.3.3.1.2 允许施用的化肥

a)       氮肥类: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等;

b)       磷肥类:过磷酸钙、磷矿粉、钙镁磷肥等;

c)       复合肥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氮磷钾复合肥、配方肥类;

d)       微肥类: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亚铁、硼砂、硼酸、钼酸铵等。

3.3.3.1.3 允许施用的微生物肥料

包括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3.3.3.2 追肥

追肥以化肥为主。在盛果期10d15d追肥1次。每次追施尿素5kg8kg。也可进行叶面喷肥。一般喷肥种类和浓度为: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0.1%。在座果初期,叶面喷施钙肥可防治番茄脐腐病。常用种类及浓度为0.1%过磷酸钙或1%硝酸钙水溶液。

3.3.3.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为提高番茄座果率,可以用95%防落素粉剂处理花穗。使用浓度为20mg50mg/kg。用小喷雾器对准花器喷雾。不得使用24-D保花或疏果。

3.3.3.4 化学农药的施用

在番茄生长期,要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尤其在大棚或温室种植时,要通过通风换气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通风口要用沙网密封,随手关门等措施都可减少害虫进入棚内。在施用化学农药时,应符合GB/T 8321.1GB/T 8321.2GB/T 8321.3的规定,亦可选择表1中列出的农药品种。

 

 

 

 

表1 防治主要病虫害可选用的农药

农药名称及含量

剂型

防治对象名称

用药量

施用方法

2%氨基寡糖素

水剂

晚疫病

15/公顷~18/公顷

喷雾

2%氨基寡糖素

水剂

病毒病

48/公顷~80/公顷

喷雾

2%几丁聚糖

水剂

晚疫病

30/公顷~45/公顷

喷雾

72%霜脲·锰锌

可湿性粉剂

晚疫病

1440/公顷~1944/公顷

喷雾

33.5%喹啉铜

悬浮剂

晚疫病

150/公顷~188/公顷

喷雾

50%烯酰吗啉

可湿性粉剂

晚疫病

250/公顷~300/公顷

喷雾

75%百菌清

水分散粒剂

晚疫病

1125/公顷~1462.5/公顷

喷雾

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早疫病

1650/公顷~3000/公顷

喷雾

687.5/升氟菌·霜霉威

悬浮剂

晚疫病

618.8/公顷~773.4/公顷

喷雾

3%多抗霉素

可湿性粉剂

晚疫病

160/公顷~270/公顷

喷雾

50%丙森·霜脲氰

可湿性粉剂

晚疫病

1275/公顷~1725/公顷

喷雾

68.75%噁酮·锰锌

可分散粒剂

早疫病

773.4/公顷~966.8/公顷

喷雾

30%王铜

悬浮剂

早疫病

225/公顷~321.4/公顷

喷雾

53.8%氢氧化铜

可湿性粉剂

早疫病

1533/公顷~2260/公顷

喷雾

84%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早疫病

2205/公顷~2520/公顷

喷雾

0.3%多抗霉素

水剂

早疫病

27/公顷~45/公顷

喷雾

25%嘧霉胺

乳油

灰霉病

250毫克/千克~312.5毫克/千克

喷雾

40%嘧霉·百菌清

悬浮剂

灰霉病

2100/公顷~2400/公顷

喷雾

30%腐霉·百菌清

悬浮剂

灰霉病

900/公顷~1125/公顷

喷雾

50%乙霉·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灰霉病

703/公顷~1125/公顷

喷雾

1.1%儿茶素

可湿性粉剂

灰霉病

21/公顷~31/公顷

喷雾

10%腐霉利

烟剂

灰霉病

300/公顷~600/公顷

点燃放烟

3%中生菌素

可湿性粉剂

青枯病

600倍~800倍液

喷雾

20%叶枯唑

可湿性粉剂

青枯病

400毫克/千克~667毫克/千克

灌根

10亿孢子/克 枯草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青枯病

600倍~800倍液

灌根

3000亿个/克 荧光假单胞杆菌

粉剂

青枯病

6562.5制剂/公顷~8250制剂/公顷

浸种+泼浇+灌根

8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叶霉病

576/公顷~792/公顷

喷雾

10%氟硅唑

水乳剂

叶霉病

60/公顷~75/公顷

喷雾

40%硅唑·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叶霉病

150/公顷~210/公顷

喷雾

10%氟硅唑

水乳剂

叶霉病

60/公顷~75/公顷

喷雾

47%春雷·王铜

可湿性粉剂

叶霉病

661.5/公顷~877.5/公顷

喷雾

10%噻唑膦

颗粒剂

根结线虫

2250/公顷~3000/公顷

土壤撒施

5%丁硫克百威

颗粒剂

根结线虫

3750/公顷~5250/公顷

沟施

35%威百亩

水剂

根结线虫

21000/公顷~31500/公顷

沟施

5%高氯·啶虫脒

乳油

蚜虫

11.25/公顷~18.75/公顷

喷雾

3%高效氯氰菊酯

烟剂

白粉虱

112.5/公顷~157.5/公顷

点燃放烟

2.5%联苯菊酯

水乳剂

白粉虱

7.5/公顷~15/公顷

喷雾

70%啶虫脒

水分散粒剂

白粉虱

21/公顷~31.5/公顷

喷雾

1(完)

农药名称及含量

剂型

防治对象名称

用药量

施用方法

25%噻虫嗪

 

水分散粒剂

白粉虱

26.25/公顷~56.25/公顷②62.5毫克/千克~125毫克/千克,30毫克/株~50毫克/

      苗期(定植前3-5)喷雾

  灌根

200/升吡虫啉

可溶液剂

白粉虱

450/公顷~60/公顷

喷雾

16%高氯·杀虫单

微乳剂

斑潜蝇

180/公顷~240/公顷

喷雾

2.5%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斑潜蝇

18.75/公顷~22.5/公顷

喷雾

22.5%高氯·毒死蜱

乳油

斑潜蝇

168.75/公顷~202.5/公顷

喷雾

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乳油

棉铃虫

8.55/公顷~11.4/公顷

喷雾

50/升虱螨脲

乳油

棉铃虫

37.5/公顷~45/公顷

喷雾

3.3.3.5 记录

对每次施用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要详细记录其名称、有效成分含量、施用浓度、施用量、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操作人员等有关信息。

3.3.4 纠偏措施

3.3.4.1 施肥

无论是基肥还是追肥,严格按照以上要求施用,不会出现影响番茄生长和产品质量的问题。

3.3.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农药的应用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施用的化学农药要按有关规定用药。一旦使用了国家规定禁止在蔬菜上应用的农药,要立即向番茄植株上喷清水,以清洗在番茄上残留的药液。

3.4 采收

番茄有陆续成熟的特性。一般在果实坚果期(3/4果面变红)采收上市最好,如果销往外地,则应提前采收。番茄安全种植不宜用乙烯利催熟。番茄果实的外观质量应符合NY 5005-2001的要求

3.4.1 质量检测

对欲上市销售的番茄,要随机采样进行质量检测,应符合表2要求的番茄方可按优质蔬菜上市销售。

表2 番茄卫生指标

序 号

有毒、有害物名称

指标,mg/kg

引用标准

1

六六六

0.2

GB 18406.1NY 5005

2

滴滴涕

0.1

GB 18406.1NY 5005

3

敌敌畏

0.2

GB 18406.1NY 5005

4

乐果

1.0

GB 18406.1NY 5005

5

杀螟硫磷

0.5

GB 18406.1NY 5005

6

倍硫磷

0.05

GB 18406.1

7

辛硫磷

0.05

GB 18406.1NY 5005

8

乙酰甲胺磷

0.2

GB 18406.1NY 5005

9

二嗪磷

0.5

GB 18406.1

10

喹硫磷

0.2

GB 18406.1NY 5005

11

敌百虫

0.1

GB 18406.1NY 5005

12

亚胺硫磷

0.5

GB 18406.1

13

甲奈威

2.0

GB 18406.1

14

抗蚜威

1.0

GB 18406.1NY 5005

2(完)

序 号

有毒、有害物名称

指标,mg/kg

引用标准

15

二氯苯醚菊酯

1.0

GB 18406.1

16

溴氰菊酯

0.5

GB 18406.1NY 5005

17

氯菊酯

1.0

GB 18406.1NY 5005

18

氰戊菊酯

0.5

GB 18406.1NY 5005

19

氟氰戊菊酯

0.2

GB 18406.1

20

氯氰菊酯

0.5

GB 18406.1

21

氯氟氰菊酯

0.5

NY 5005

22

噻嗪酮

0.3

GB 18406.1

23

灭幼脲

3.0

GB 18406.1

24

三唑酮

0.2

GB 18406.1NY 5005

25

多菌灵

0.5

GB 18406.1NY 5005

26

百菌清

1.0

GB 18406.1NY 5005

27

五氯硝基苯

0.2

GB 18406.1

28

铬(以Cr计)

0.5

GB 18406.1

29

镉(以Cd计)

0.05

GB 18406.1NY 5005

30

汞(以Hg计)

0.01

GB 18406.1

31

砷(以As计)

0.5

GB 18406.1

32

铅(以Pb计)

0.2

GB 18406.1NY 5005

33

氟(以F计)

1.0

GB 18406.1

34

亚硝酸盐

4.0

GB 18406.1NY 5005

35

硝酸盐

600(瓜果类)

GB 18406.1

  :以下几种农药不得检出:对硫磷、甲拌磷、甲胺磷、久效磷、马拉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

3.5 贮藏

销往外地或暂时不能销售的番茄果实,需要短期贮藏。贮藏库要保持清洁、卫生,并要有通风条件。番茄果实在20℃~25℃条件下代谢活动正常而旺盛,有利于茄红素的合成,转红(成熟)较快,低于12℃转色较慢。因此,在短期贮藏时要创造适合番茄后熟的有利条件,以保证果实的商品质量。

4 种植档案

4.1 种植基地均应建立种植档案,并有专人负责。

4.2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种植中各个环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