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根据青岛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定义、产地环境、床址选择与苗床建立、种薯处理、排种、苗床管理、建立苗圃及育苗档案八个方面,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农发特色甘薯蔬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协助起草单位: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松坚、孔高原、王军强、赵爱鸿、王溯、阮桂丽、修士杰、刘岩一、朱彤丹。


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的定义、产地环境、床址选择与苗床建立、种薯处理、排种、苗床管理、建立苗圃及育苗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地区甘薯种苗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6  种薯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块根

也叫贮藏根。是在适宜条件下,甘薯部分幼根发育膨大形成的,它既是贮藏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

3.2  

酿热温床覆盖薄膜育苗

利用新鲜畜粪、作物秸杆、绿肥青草等酿热物纤维素发酵产生的热量,以及太阳的热能来提高床温,促使块根不定芽萌发和幼苗生长。

3.3  

塑料薄膜覆盖育苗

苗床无酿热物,利用薄膜吸收和保存太阳热能提高床温。剪苗时间可提早7d10d,产苗量增加20%30%。又分为单膜覆盖和双膜覆盖。

3.4  

露地育苗

利用自然温度培育薯苗。

3.5  

斜排种薯

排种薯时,后排种薯压前排种薯1/31/4,头部向上,尾部向下,排种密度大。

3.6  

平排种薯

排种薯时,平放种薯,薯块头部、阳面向上,尾部、阴面向下,大薯深些,小薯浅些。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332的规定。

5 床址选择及苗床制作

5.1 床址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和管理方便的地方。若用旧苗床,需要更换床土和进行床体消毒。

5.2 苗床制作

5.2.1 酿热温床覆盖薄膜育苗

苗床长度5m7m,宽度1.2m1.3m,深度40cm。床底要求中间高、四周低,南侧深、北侧浅。酿热物选用大牲畜粪及作物秸杆等。填放前,秸杆类酿热物要切成6cm10cm长的小段。单用秸杆要施入纯N 5kg8kg/667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粪类和秸杆配合的酿热物,二者分层填放。酿热物厚度25cm30cm,其上铺4cm5cm细土,并覆盖薄膜增温,待床温升到33℃~35℃,排放种薯。

5.2.2 塑料薄膜覆盖育苗

苗床规格与酿热温床相似,因无酿热物,床底可挖浅些。

5.2.3 露地育苗

苗床为1.0m1.3m宽的平畦,每1m2混施厩肥8kg10kg,待气温稳定达到育苗要求时,排放种薯。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 种薯处理

6.1 精选种薯

种薯纯度≥96%,整齐度≥80%,不完善薯块≤5%,皮色鲜亮光滑,无病无伤,未受冻害和湿害,符合GB 4406的规定。

6.2 种薯消毒

6.2.1 温水浸种

将种薯放在50℃~54℃的温水中浸泡10min12min

6.2.2 药剂浸种

将种薯放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中浸10min12min

7 排放种薯

7.1 时间

春薯采用温床育苗,在3月上、中旬;夏、秋薯露地育苗,在4月上旬前后。

7.2 方法

温床育苗排种较密,采用斜排种薯方式;露地育苗排种较稀,斜排种薯、平排种薯均可。

7.3 密度

加温育苗,每1m2苗床用种量20kg25kg;露地育苗每1m2苗床用种量5kg10kg。种薯大小150g250g

8 苗床管理

8.1 排种至齐苗阶段

排种至齐苗阶段以催为主,床温保持在30℃~35℃,使高温催芽快长和抑制黑斑病;在床温不高时,晴天应揭除膜上的草苫等覆盖物,使阳光直射提高床温,晚上盖好覆盖物保温。保持苗床相对湿度80%左右。

8.2 齐苗至炼苗前阶段

幼苗生长仍以催为主,催中有炼,催苗生长和培育壮苗。保持床温24℃~28℃。随着薯苗生长,需水量加大,浇水量可适当增加,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80%为宜。

8.3 炼苗与剪苗阶段

苗高25cm左右时,转为炼苗,停止浇水,揭开薄膜等覆盖物,使薯苗充分见光,经3d4d锻炼后可剪苗栽插;剪苗后,又转为催苗为主,促使小苗快长,再升高床温和适当增加浇水量,并追施氮肥,视苗生长情况,一般每10m2施尿素150g250g;当苗高又达到采苗要求时,再转为降温炼苗。

9 建立苗圃

9.1 地块选择

苗圃应选择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的地块,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尿素4kg5kg,过磷酸钙20kg25kg,硫酸钾15kg2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9.2 苗圃管理

开沟作畦宽度1.3m,或作小垄宽度40cm50cm。每667m210000株左右。活棵后,勤中耕除草,多施速效氮肥,促苗快发,每667m2施尿素8kg10kg

9.3 壮苗标准

苗龄30d35d,叶片舒展肥厚,大小适中,色泽浓绿,百株苗重0.75kg1kg,苗长20cm25cm,茎粗5mm左右,苗茎上没有气生根,没有病斑,苗株健壮结实,乳汁多。

9.4 秧苗处理

采下的苗在栽前,要在潮湿阴凉处存放,勿使烈日曝晒,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苗基部(10cm10min

10 育苗档案

10.1 建立育苗技术档案。

10.2 对育苗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