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合作社建起烘干塔 晒粮不再看天
|
|||
9月21日一早,山东省武城县下起了小雨。秋收时节,这样的天气最让农民忧虑,不但影响秋收进程,还影响玉米晾晒。尤其是对很多种粮大户来说,原本就缺少晾晒场地和人手,遇到阴雨天情况变得更糟糕。 今年,武城县鲁权屯镇苏庄村的种粮大户苏俊坡种了250亩蜡质玉米,这个秋天他不用再为玉米晾晒的事发愁了。“种玉米前,我就和武城县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同,玉米脱下粒来不用自己晒,直接拉到合作社烘干、入库就行。”他说。 21日当天,趁着下雨,武城县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文忠正带着人清扫存储玉米的仓库。在仓库外侧,就是10多米高的烘干塔。烘干塔旁,配置了燃煤锅炉、传送带、变电室等设施。据介绍,烘干作业时,需要把玉米粒装到烘干塔底部的料斗中,烘干塔一侧的升降机将玉米粒提到塔顶。在烘干塔内,玉米从塔顶落到塔底的过程中,玉米就被烘干并降温。玉米落到塔底部后,再由传送带送到仓库。据了解,烘干塔将从国庆节开始运转,1200多平方米的仓库到时也将派上用场。 “这个烘干塔24小时内可以烘干150吨玉米,大约折合300亩地的玉米。如果降低10个点的水分含量,每斤玉米的费用大约是2分钱。”牛文忠说。这套设备除可以烘干玉米外,还能烘干小麦。 武城县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0年开始与上海一家淀粉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作社种植的蜡质玉米全部由该企业回收。在合作社向社员收购玉米的过程中,牛文忠就发现,种植几十亩或上百亩地的社员,由于缺少合适的场地,晾晒是个大问题。“如果晾晒不及时玉米发生了霉变,不但会影响价格,还会影响今后与淀粉企业的合作。”牛文忠说。为了确保玉米质量合格,去年底,合作社投资150多万元,新上了玉米烘干塔及配套设备。 “现在玉米从种到收都实现了机械化,只有晾晒环节还比较费时费工,通常玉米收下来,至少需要晾晒四五天才能脱粒,脱粒后还需要再晾晒七八天。现在烘干塔只是解决了脱粒后的烘干,我们还期盼有新设备解决玉米脱粒前的烘干问题。”牛文忠说。(农村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