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DB   青岛市地方标准 DB3702/T 165—2010          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30发布            2011-03-20实施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是胶州市九龙镇无公害蔬菜协会。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是胶州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由志刚、李晓东、徐坤、刘伟杰、牟春梅、刘艳红、孙玉良、袁贵之。


光温室樱桃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建立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市樱桃番茄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 5005  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樱桃番茄

樱桃番茄是茄科属普通番茄的一个变种,果实形状似樱桃,有椭圆形、圆形之分,平均单果重10g15g

樱桃番茄成熟后,果色有红、黄色两种。生长型分有限生长与无限生长两种。

3.2  

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的定型设施。

3.3  

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3.4  

塑料棚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

3.5  

连栋温室

以塑料、玻璃等为透明覆盖材料,以钢材为骨架,二连栋以上的大型保护设施。

3.6  

穴盘育苗

利用塑料软盘培育番茄幼苗的一种方式。

3.7  

农药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至采收的间隔时期。即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 5010的要求。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保护设施的规格要求

5.1.1 塑料小棚

矢高0.6m1m,跨度1m3m,长度不限。

5.1.2 塑料中棚

矢高1.5m2m,跨度4m6m,长度不限。

5.1.3 塑料大棚

矢高2.5m3m,跨度6m12m,长度30m60m

5.1.4 日光温室

矢高3.2m3.8m,跨度7m8m,长度70m80m

5.1.5 连栋温室

单栋跨度6m9m,脊高4.0m6.0m,二连栋以上的大型保护设施。

5.1.6 改良阳畦

跨度约3m,高度约1.3m

5.1.7 温床

跨度约3m,高度约1.3m

5.2 多层保温覆盖

棚室内外增设二层以上保温覆盖的方式。

6 育苗

6.1 播种时间

秋冬栽培于七月底至八月初播种为宜。

6.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果形优美、结果力强、风味好、耐贮运,适应市场的品种,如绿宝石、千禧等。

6.3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3-1999中二级以上要求: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8%

6.4 种子用量

667平方米用种量2g3g

6.5 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育苗,选用70穴~100穴孔的塑料盘,每亩用盘40片~50片。

6.6 营养土配制

每亩用无病虫源的园土、腐熟农家肥、椰糠或谷壳灰按体积比2:1:1混合而成,每立方米加入1kg三元复合肥充分混匀,要求pH67,且达到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的效果。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7 种子处理

先用55温水浸种15min,边浸边搅拌(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min20min(防治病毒病),然后捞起洗净,再用清水浸种2h3h,捞出洗净催芽。

6.8 催芽

将浸好洗净的种子,用2层~3层纱布包好,放在3032下保湿催芽。

6.9 播种

播种前一天下午,给装好营养土的塑料穴盘浇足水分,选用露白种子进行播种,每穴播种1粒~2粒,深度0.5cm,覆上薄土,并盖上稻草后浇水,出苗前每天浇水1次,保持营养土湿润。

6.10 搭小拱棚

1.5m长的小竹片,搭成高30cm40cm的拱架,然后覆盖上遮阳网,遇大雨时加盖塑料薄膜,雨后及时揭去薄膜。

6.11 苗期管理

6.11.1 揭覆盖

当出苗率达70%左右,及时揭去稻草;苗长出23片真叶时,视天气情况揭去小拱棚上的遮阳网。

6.11.2 浇水

一般情况下每天浇水12次。

6.11.3 蹲苗

当苗长至3片真叶时及移栽前34天,分二次适当控水控肥进行蹲苗。

6.11.4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发生猝倒病、立枯病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发生疫病时可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蚜虫,可用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移植前34天用3%莫比朗乳油8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保护幼苗。

7 整地与施基肥

7.1 整地

整地前667m2撒施石灰40kg50kg,进行土壤消毒和调节土壤pH值(7±0.5),犁地耙平后,按宽2m2.2m、高30cm起畦。

7.2 施基肥

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kg8000kg、三元素复合肥50kg、磷酸氢二铵25kg、中微量元素肥50kg。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cm,覆土。

7.3 盖地膜

1.3m1.5m银灰或黑色地膜,将整好的畦覆盖,四周封严盖实,以防风掀膜。

8 移栽

8.1 选苗

苗龄30天左右,或四叶一心,株高15cm20cm且无病虫的壮苗。

8.2 定植规格

每畦双行种植,株距30cm40cm,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每亩栽25003000株。

8.3 定植方法

移栽前先给苗床浇足水,按规格在地膜中打洞,每穴植一株,移栽取苗时营养土保持完整。定植后用1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灌根。

8.4 查苗补苗

定植后3天~4天应及时补苗。

9 田间管理

9.1 水分管理

灌溉水质符合GB5084标准。定植后2天~4天浇水1次~2次;缓苗后7天左右可视土壤情况,如干旱时应浇水1次~2次;现蕾至座果初期,适当控制水分,减少落花落果;果实膨大期视天气情况采用沟灌,7天~101次,水深不超过畦高三分之二,自然落干。

9.2 追肥

植后710天,每亩追施饼肥70kg80kg,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每亩用硫酸钾肥20kg25kg掀膜沟施保果肥。第二穗果采收后,每亩用三元硫酸钾复合肥35kg40kg、硫酸钾10kg15kg破膜穴施壮果肥。

9.3 除草

地膜盖处不除草,如工作道有草,采取人工拔除,不得使用除草剂。

9.4 搭架

定植后20天~25天搭架。用铁丝沿种植方向拉一字架。

9.5 植株调整

9.5.1 缠蔓上架

当苗高30cm左右时用塑料绳引蔓上架,每株2条蔓(包括主蔓),然后57天缠蔓一次。

9.5.2 摘侧蔓

上架时在离地面15厘米左右处留2条蔓作为结果蔓,其余15cm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后期适当摘除过密弱蔓。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要求。

10.2 病害防治

10.2.1 主要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疫病、叶霉病、青枯病、病毒病、根结线虫。

10.2.2 猝倒病、立枯病

发病前可选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2%霸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干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

10.2.3 早疫病、灰霉病

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10.2.4 疫病

发病初期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3%金霉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10.2.5 叶霉病

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可湿粉剂1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宝丽安可湿性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

10.2.6 青枯病

发病初期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500倍液、或88%土霉素盐酸盐可溶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10.2.7 病毒病

发病初期用2%好普水剂500倍~600倍液、或2%菌克毒克水剂1000倍液、或5%病毒清水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

10.2.8 根结线虫

发生初期用10%朴生畏乳油2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800倍~1000倍液、或48%乐期本乳油800倍~1000倍液灌根,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或5%线砍颗粒剂亩用2kg3kg撒施。

10.3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蚜虫、白粉虱、茶黄螨、棉铃虫、烟青虫、美洲斑潜蝇。

10.3.1 蚜虫、白粉虱

发生初期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莫比朗(啶虫林)乳油15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

10.3.2 茶黄螨

发生初期用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1.3%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0.15%螨绝代乳油1000倍~1500倍液、或20%杀螨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20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2天~3天。

10.3.3 棉铃虫、烟青虫

发生初期用10%除尽悬浮剂2000倍~3000倍液、或18.1%富锐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或0.2%金云2号(阿维·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

10.3.4 美洲斑潜蝇

发生初期用1.8%虫螨克乳油2000倍液、或50%灭蝇胺(美克)水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8%绿维虫清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75%潜克可湿性粉剂4000倍~60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

10.4 禁止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禁止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铝、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95)、甲基硫环磷、甲基异硫磷、苏化203、杀螟威、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11 采收

当果皮转红色时,就可采摘,采摘要轻摘轻放,以免果实损伤,产品必须符合NY5005的要求。

12 清洁田间

收获结束后,要将搭架材料收集保管好,以备翌年再用。地膜和植株全部清除干净,集中处理。

13 建立生产档案

13.1 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

13.2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