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特色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根据青岛地区的实际情况,从产地环境、特色甘薯的定义、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大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生产档案八个方面,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润生、孔高原、王溯、刘岩一、李松坚、曲善珊、姜玉兰、李海珍、单存慧。


无公害特色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色专用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的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地区无公害特色甘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6  种薯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特色专用甘薯

指具有各自独特的基因,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造型、营养成分、加工品质和食用风味,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甘薯。

3.2  

食用型甘薯

鲜食或蒸熟后食用的甘薯。

3.3  

加工型甘薯

用于切干或加工淀粉、粉丝的淀粉含量高的甘薯。

3.4  

色素型甘薯

块根肉色为紫色、兰紫色、紫黑色等,用于提取色素的甘薯。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332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用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适宜品种。

a)       食用型甘薯:北京553、济薯5号、玉丰等;

b)       加工型甘薯:徐薯18、鲁薯7号、696、济薯1号、济薯14、济薯15等;

c)       色素型甘薯:山川紫、紫薯王、青紫薯1号等。

6 育苗技术

6.1 精选种薯

应符合GB 4406的规定。

6.2 种薯处理

6.2.1 温水浸种

将种薯放在50℃~54℃的温水中浸泡10min12min

6.2.2 药剂浸种

将种薯放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中浸10min12min

6.3 育苗时间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8℃开始育苗。青岛地区325日~410日育苗。

6.4 苗床建立

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薯病的土壤和管理方便的地方。青岛地区主要苗床类型有回龙火炕、酿热温床和电热温床。

6.5 苗床管理

6.5.1 施足基肥

每平方米施有机肥5kg,硫酸铵50g,过磷酸钙60g,硫酸钾40g

6.5.2 排种方法

每平方米床面排种20kg25kg,用斜排法,种薯头尾相压不超高四分之一,分清头尾,不得倒排。排种后盖细沙5cm厚,然后喷水湿润床土。

6.5.3 培育壮苗

在薯苗发芽出土阶段,床土温度掌握在32℃~35℃;在齐苗之后的长苗阶段,采取夜催日炼的措施,床土温度掌握在25℃~30℃,浇透水,保持床土湿润;采苗前2d3d,进行炼苗,床土温度掌握在20℃~25℃,停止浇水,进行蹲苗,揭去覆盖物日晒夜晾;苗高达20cm以上时,及时采苗。

7 栽培技术

7.1 施肥原则

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追肥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2 栽秧技术

7.2.1 栽秧时间

春薯以5cm10cm地温稳定在16℃~17℃时为栽秧适期,青岛地区适期为5月上旬。夏薯要在6月底前栽完,确保全生育期积温2700℃以上。

7.2.2 秧苗处理

采下的苗在栽前,要在潮湿阴凉处存放,勿使烈日曝晒,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苗基部(10cm10min

7.2.3 秧苗栽插

7.2.3.1 整地起垄

甘薯田栽秧前进行深耕,深度25cm30cm,起垄,做到垄直、垄面平、垄距匀、垄土实落、垄内无硬心、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春薯垄距70cm80cm,垄高30cm;夏薯垄距60cm70cm,垄高25cm

7.2.3.2 栽秧方法

从顶端第一片展开叶算起,将第3节~5节栽入土层。秧苗外露2节~3节、3片~4片叶,其余叶埋入窝内泥土中,栽深6cm,插苗后,随手壅上一把土,压住基部。

7.2.3.3 栽秧密度

春薯35004500/667m2;夏薯40005000/667m2

7.2.3.4 浇窝水

浇足窝水,窝水渗下后,施毒铒1kg/667m2,防治地下害虫,施少量苗肥,最后封窝,封窝要严,用窝外细土覆盖,使苗头直立,保全母叶。

7.3 前期管理

7.3.1 查苗补苗

栽苗之后6d,抓紧查苗补苗,要选壮苗补栽,偏施少量氮肥,促苗平衡。

7.3.2 浇促苗水

遇天旱,苗子萎蔫,浇一次促苗水,浇水量不要过大,采用分段浇水或隔沟浇水的办法,浇后锄地,防止土壤板结并消灭杂草。

7.3.3 锄地灭草

封垄前锄两遍地,深锄沟底,浅锄垄背,防止伤根,保持垄形。

7.3.4 追肥

肥料不足,在封垄前每667m2追施尿素3kg4kg或硫铵5kg8kg

7.4 中期管理

7.4.1 排涝防旱

雨季时,田间有积水须排涝,增加土壤透气性;若久旱不雨,适当轻浇。

7.4.2 拔除杂草

茎叶均匀布满田面后,用手拔除杂草,避免损伤茎叶。

7.4.3 追肥

如表现缺肥,除追氮外结合追钾,促进薯块与茎叶同步增长。

7.4.4 禁止翻蔓

翻蔓易损伤茎叶,造成减产,禁止翻蔓。

7.5 后期管理

7.5.1 防旱排涝

需水量减少,不必浇水。干旱严重时浇小水。如有田间积水,尽快排除。

7.5.2 保护茎叶

不得采叶、翻蔓,应保护茎叶。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特色专用甘薯的主要病虫害有甘薯茎线虫病、黑斑病、根腐病、小地老虎、黑绒金龟、蝼蛄、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

8.2 农药使用原则

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8.3 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

8.4 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

8.5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害虫的发生。

8.6 化学防治

8.6.1 茎线虫病

将秧苗基部8cm10cm浸入50%辛硫磷100倍液10min

8.6.2 黑斑病

50%甲基托布津1000倍药液浸种薯10min,或50%可湿性多菌灵1000倍药液浸种薯5min,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1000倍药液浸种苗10min

8.6.3 小地老虎

2.5%敌百虫粉,喷施2kg/666.7m2

8.6.4 黑绒金龟

90%敌百虫粉0.5kg,加少量热水化开后,再加水5kg均匀地喷在50kg碾碎炒香的棉子饼、花生饼或麦麸上,拌匀后,傍晚顺垄撒在植株的周围,用量为5kg/667m2

8.6.5 蝼蛄与地老虎老龄幼虫

90%的敌百虫粉50g,加少量水,拌入25kg40kg鲜草(或菜叶)内,傍晚撒施诱杀。起垄时用5%辛硫磷颗粒剂2kg/667m2撒入垄内诱杀

8.6.6 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

2.5%敌百虫粉,用量为2kg/667m2,于傍晚喷粉防治。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

9 收获技术

地温降到18℃~16℃,薯块停止膨大;9℃以下,会发生冷害。10月中旬开始收获,霜降前收完,避免受到冷害。应选择无风晴暖天气的上午收,中午在田间晾晒,下午入窖。当天不能入窖,应覆盖,避免冻害。

10 生产档案

10.1 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

10.2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