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实施六大突破助推高端特色品牌农业

平度市实施六大突破助推高端特色品牌农业

 

 

 

  平度市农业局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坚定不移的走高端特色品牌之路,突出实施六大突破,全力推进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发展,为平度发展现代农业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

  在推行农业标准化、品牌培育、设施农业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村新能源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在推行农业标准化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的广覆盖。在这个基础上,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建设,着力发展绿色食品。首先抓好基地建设。选择花生、蔬菜、葡萄等优势作物产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生产基地,重点突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顺科公司土豆、旧店苹果等无公害生产基地,加快通过绿色食品基地认定;第二,加强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主导产业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发布一批主要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实现主要农产品有标生产、达标上市;第三,抓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平度市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站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高效运转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鼓励和帮助农业示范园区、三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建设质检点。

  在品牌培育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我市农业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帮助指导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组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扩大平度农业名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辟农业名牌专栏,宣传推介我市农业名牌产品和企业;二是梯次争创农产品品牌。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大泽山葡萄和马家沟芹菜品牌的基础上,把大黄埠西瓜、麻兰油桃、仁兆蔬菜、旧店苹果等新兴名特优果蔬作为第二梯队进行培植,组织参与国家、省、青岛市举办的各类农产品评选活动,培育更多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三是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把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列入品牌创建重点,争取将平度建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重点培育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做好技术跟踪服务,加快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四是强化品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对我市农业名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好农业名牌商标、商号、标识、域名的注册登记、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保证我市农业名牌的质量和信誉。

  在设施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2012年,全市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5000亩,设施栽培总面积达到20万亩。新建各类大棚1.9万个以上,其中冬暖式大棚2800个、4000亩,大拱棚4000个、6000亩,中小拱棚1.3万个、5000亩。主要凸显一线一片区域和部分重点区域,集中布局,连片发展,多点推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逐步形成设施栽培规模化经营。2012年,全市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5000亩,设施栽培总面积达到20万亩。新建各类大棚1.9万个以上,其中冬暖式大棚2800个、4000亩,大拱棚4000个、6000亩,中小拱棚1.3万个、5000亩。在发展设施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发展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体系。选择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从品牌建设着手,生产适销对路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真正把我市设施栽培农业做大做强。

  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抓好农技推广体系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以青岛市建设种植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为契机,切实加强对镇村两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指导,突出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公益性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二是加强新技术示范推广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认真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等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农情和病虫害疫情测报,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强种子种苗管理,严格新品种引种把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切实抓好农作物高产攻关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小麦、玉米、花生的高产攻关工作,提高我市主导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认真组织实施太空育种工作,加快推进种苗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种子产业。四是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继续开展情系三农系列服务活动,举办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粮油、果品、蔬菜等主导产业,按照区域化、产业化布局,有效整合部分相同类别或规模较小的协会组织,成立规模大、组织能力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农民合作组织;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组织模式,坚持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指导和帮助合作组织建章立制,约束和规范组织成员生产经营活动,订立合作社章程,明确社长、社员应有的义务和权利,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引导生产、强化管理、产销衔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农村新能源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模式,探索沼气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抓好新型能源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大中型沼气池的能源生态模式,积极探索太阳能沼气罐、半地下大棚栽培等新型能源生态模式,加快使农村沼气建设从单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向沼气综合利用和生态功能效益方向发展;重点扶持培育一批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和四位一体生态大棚沼气建设的示范村、示范镇,做到市有重点镇、镇有重点村,形成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市的沼气发展新局面,推进全市农村沼气建设。2012年,计划建设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3000户;突出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加大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食品加工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推广规模化畜牧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在沼液综合应用、沼渣有机肥商品化生产方面实现突破;加快沼气协会等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沼气建设管理服务网络,努力培训一大批懂技术、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从事沼气建设管理工作。健全完善项目档案,全程跟踪,动态管理,逐步建起从上到下、全面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坚决纠正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严格把关,确保沼气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平度市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