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水果才是硬道理

多吃蔬菜水果才是硬道理

  在营养知识日益普及的今天,“多吃点水果、蔬菜”差不多成了日常用语了。小王年轻轻的就常常便秘,医生的建议是多吃蔬菜、水果;隔壁的李大妈,乳腺癌,医生的建议也是多吃蔬菜、水果;楼上的张大爷,血脂高,医生的建议还是多吃蔬菜、水果。难道蔬菜、水果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听听专家怎么说

  蔬菜、水果中含有植物化合物

  便秘多吃些蔬菜、水果,还好理解,好多人都知道,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多的食物会有利于肠道蠕动,从而减轻便秘。只是,高血脂、乳腺癌,多吃蔬菜、水果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蔬菜、水果能降血脂,防肿瘤?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心脏病、2型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越来越多,困惑着医学的各个学科。在一次次的调查、实验之后,营养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蔬菜、水果,诸多的研究表明,蔬菜水果中除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生物活性成分植物化合物,后者也在有力地保护着我们的健康。

  植物化合物给人们健康很多惊喜

  一般概念里,我们说什么物质有营养,通常是按这种物质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多少来界定,而植物化合物却不属于这些传统营养素概念。植物化合物只存在于植物中,并且每一种植物中含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天然存在的植物化合物总数量还不清楚,估计有6万~10万种。我们平时谈到的番茄红素、植物固醇、茶多酚、原花青素、大豆异黄酮、蒜素等都属于植物化合物。

  在实验室瓶瓶罐罐的研究中,植物化合物给了人们很多惊喜。类胡萝卜素、多酚等可以抗氧化,硫化物、多酚类、黄酮类等可以抑制肿瘤,植物固醇、皂甙、硫化物等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类似的研究还有许多。

  植物化合物如何对健康起作用

  虽说实验室的东西和真实的身体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毕竟从迷雾中拨开了一扇窗,人们也期待这扇窗能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事物。

  问题似乎简单了,我们只要把这些植物化合物提取出来,再把他们服下去,那我们是不是就能不生病了?和我们想的一样,营养学家们也这样做了。

  各种植物化合物的提取物开始被工业化地生产出来,茶多酚、大豆异黄酮、原花青素…… 一瓶瓶,一罐罐,药店、超市、便利店,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但服用这些提取物的人们真的不生病了吗?很遗憾,吃下了许多个瓶瓶罐罐后,医生们还是告诉我们血脂高,要多吃蔬菜、水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几千年来,人类都一直在努力破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期望能在吃饭与健康之间划出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吃饭的实质是食物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人体就是一个最大、最复杂的反应器,很多时候,食物对健康的益处是需要多种成分的联合作用才能实现的,植物化合物就是如此,多食大蒜可以降低患心脏病和肿瘤的危险,但吃蒜素并不一定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蔬菜、水果吃多少为宜

  其实,正确的做法不是说去服用提取出的植物化合物的瓶瓶罐罐,也不是说哪种蔬菜中含什么,所含的什么有作用就一味地吃这些蔬菜,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每天多吃多种蔬菜、水果。每一种蔬菜、每一种水果的各种营养素含量都不相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多种蔬菜,搭配着吃比较合理。那么,蔬菜、水果吃多少好呢?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量是这样的,每天的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另外,根据颜色的不同,蔬菜分为浅色和深色,建议多吃深绿色蔬菜,因为深绿色蔬菜中植物化合物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