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度市坚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被业界人士誉为“平度模式” 。据平度市农业局局长张娴君介绍,目前,该市有“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蟠桃大姜”4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旧店苹果”、“ 明村西瓜”、“ 麻兰油桃”、“ 大黄埠樱桃西红柿”4种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登记;“ 大泽山葡萄” 获得国家地域证明商标认定;另外,仁兆大蒜和祝沟草莓也正在申报中。平度已成为全国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最集中的县级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达到 150 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 ,名牌农业产值11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推动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优质地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和经济附加值的切入点。地理标志保护区域经济专家论坛在平度的举办,标志着该市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运行模式已引起省内外关注,其成功经验将获全国推广。“平度模式”的内涵体现在:
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该市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制定了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生产管理办法和生产地方标准,使全市的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生产实现有标生产、有标上市;组织协调各有关镇尽快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重点转移到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的普及推广上来;依托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的有关镇(街道)建立快速检测网点,负责本区域内地理标志产品的监督抽查与监督检验。
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产业化模式。他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建立并完善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对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及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提高合作社对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实现经营主体和农户在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中的双赢;探索成立合作联社,最大限度的发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产效益。如该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明村西瓜,申请主体是大黄埠西瓜合作社,他们通过主体合作社,对20 余家分散合作社实现整体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产效益。今年该合作联社共种植西瓜5万多亩,实现经济效益4亿元,同比增加15% 。
建立“地标”产品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该市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改良提纯良种,推广应用有机集成技术、生态农业技术、 综合防治技术等等,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进一步提升地标产品的质量;同时,加大认证力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地标产品的档次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示范区规范性管理,增加农民收入。该市不断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努力把地标产品由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加大对地标产品的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地标产品的产业升级。 该市以地标产品规范性建设和产业化开发为主线,整合各级惠农政策,形成一个长效的产业扶持机制,从中低产田开发、标准化基地建设、园区建设和农村合作组织等扶持项目向地理标志保护产业倾斜。初步规划每年从中低产开发投入资金 2300 万元,标准化基地建设投入资金 75万元,向合作社投入扶持资金120 万元,通过资金投入,规范各项机制的建立,提高地标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以本次地理标志保护区域经济专家论坛举办为契机,平度市下一步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充分运用地理标志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在做大做强已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同时,争取创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带动高端特色名牌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李绍静 李培强 张德杰 张猛)西瓜丰收西瓜外运
邓志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对出口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有助于有效保护本国农业产业,为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不但是高端、高价格的保证,也能促进销量的增长,可以为产区和生产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其对科研、加工、包装、储运、 商贸、 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魏虹: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国家认证获得,是以符合特定的质量技术标准为前提,有着严格的登记管理技术规范体系,是优质、安全农产品的象征,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用技术及产品质量、特性等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推进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规范化,也促进和带动了区域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为提升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力量。(农村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