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休养生息纳入规划

农业资源休养生息纳入规划
     

  我们的土地病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表明,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这是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在2013年12月30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抛出的数字。

  由于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以及工矿企业排污等原因,大量土壤遭受污染,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由此引发的诸如"镉大米"、"重金属蔬菜"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尖锐,要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

  有机种植难解污染难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首次实现"十连增",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也让农村生态和环境付出了极大代价。

  "我国粮食已经‘十连增’了,成效很大,但生态和环境的代价也非常大。"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表示。他举例称,目前我国化肥的使用量是世界上最高的,大约是5800万吨,亩均使用量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农药,大约是180万吨,农膜240万吨,这些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地力的下降。"

  "现在的地,农药、化肥用少了庄稼都长不好。"莒县星火棚菜合作社社长刘祥华5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产量和效益的驱动下,种植户普遍存在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刘祥华担心,"现在靠化肥增产,这地要是越来越没劲儿了,以后可能化肥也无能为力了。"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使得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以及绿色、健康的食品越来越青睐。

  有机食品安全好吃,种植起来却挑战重重。"有机种植开始的成本很高,有机环境本身就很难找,找到后还要经过几年的有机转换期、养地期,产量很低,投入很大。"刘祥华表示,要认证单一的有机产品,就要3万多元的费用,还需购买有机标识等支出。对于种植户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获得认证证书后,有机产品每年都需要进行检测。

  如今许多城市周边开始流行开辟"有机庄园",城里流行吃"有机菜"、"散养鸡"等,也不能避免土壤污染带来的影响。

  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齐河县一家集蔬菜种植、加工和出口于一身的农业企业,种植着800多个蔬菜大棚,有多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和绿色产品证书。

  公司总经理董战东此前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有机菜",主要是指其生产方式上的有机,即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但如果这片耕地的土壤本身就是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只靠有机种植、养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董战东表示 ,生产真正的有机食品其实很难,"它需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甚至对土壤、空气、水源等环境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用于有机种植的土地3年内不能喷洒农药,不能使用任何除草剂;有机农田附近不能有车辆等。

  由于有机蔬菜不能用人工投入品,那就只能用农家肥,比如鸡粪等。而这类肥料也有些问题。现在的鸡都吃饲料,还要打各种抗生素,排出的粪便自然也会有激素。不仅如此,养鸡场为消毒,撒入不少火碱,一些粪便含碱量高。

  有机种植尚且难阻土地污染,更别说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民增施化肥的土地了。

  "过量氮元素在土壤中富集,可能致癌。"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等专家介绍,过量施肥现象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还会持续。氮元素在土壤中转化成硝酸盐,通过水、蔬菜等进入到人体内,积累转化后容易致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潜在风险不小。

  环保部2013年发布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称,在各类环境要素中,土壤是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大量水、气污染陆续转化为土壤污染,损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征,其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轮茬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举措,但由于每个地区适宜种植品种有限,轮茬后可能无法和市场对接,影响农民收益。"山东省农技站研究员高中强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民种植习惯不易改变,种植技术单一,真正轮作的区域并不多。

  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巨大

  土壤污染已引起国家关注。今年1月份,国务院印发了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到,"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仍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要求"到2015年 ,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

  据国土资源部透露,我国目前正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绘制土壤重金属的"人类污染图",以摸清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实际情况。

  2014年初,环保部宣布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以彻底摸清土壤污染现状。与此同时,山东省的重金属污染土地项目调查也在加快进行之中。

  王世元表示,下一步为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亿元,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将着力建设生态山东,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同时,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全力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我们的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已经走了将近40年的历程,但是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几乎还没有启动。"在2013年12月8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公开表示,基于这一出发点 ,一旦土壤修复市场打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的治理,将是几十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高中强称,土壤修复成本较高,耗时也较多,"有些东西恢复起来是非常难的。"他认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根本在预防,尤其是对水、空气等污染源头的控制,"还要制定和严格执行一系列环保法规。" (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