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整顿工作情况的汇报
青岛市黄岛区农业局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整顿工作情况的汇报
根据青岛市农委统一部署,我区于5月中旬开始,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大整治行动,重点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动员大会、举办一次大规模培训班、开展一次基地和农资经销大检查、签订一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局党委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以蔬菜、茶叶生产基地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基地投入品使用监管、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和基地产品检测等管控工作力度,号召镇处农业服务中心立即开展对辖区内所有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和农资经营点的全面检查。同时制定了《关于印发〈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青黄农字〔2013〕17号),根据我区实际,成立了8个核查小组,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能,各小组深入各镇处督察指导检查整治活动的开展,并与38个生产基地主管企业逐一签订了2013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二、认真核查,严密监管
1、严查农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农药生产销售行为
由分管农业行政执法的副局长为组长,执法大队大队长为副组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全区农资生产经销业户农药生产经营行为的排查。整顿期间,出动执法人员53人次,深入经营业户181家,检查农药商品300余个,收缴高毒农药12公斤;检查农资生产企业5个,立案查处3起。专门印制《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的公告》、《怎样科学选购农药》和《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等明白纸、小册子等5000份,与300余家生产经营业户逐一签定了《诚信经营承诺书》。对高毒农药实行严格的定点经营销售制度,禁止发货给非高毒定点经营单位和蔬菜、果品重点产区;对低毒农药中添加高毒农药的违法产品,对没有“三证”擅自生产高毒农药的行为,一经查出,依法处理。对走街串巷的不法流动商贩加大清查力度,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清理一个。不但加强了宣传,对农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也起到了震慑作用,有力地净化了我区农资生产经销市场。
2、重查基地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行为
由分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副局长为组长,质检站长为副组长,生产科、质检站、蔬菜站等职能单位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全区农产品种植基地、园区的投入品使用检查,现场检查中,检察人员以生产管理记录、库存药品和田间地头废弃农药包装物为检查重点,详细查阅有关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使用等方面的记录,认真查阅库存药品是否存有违禁农药,仔细搜寻田间地头和沟渠是否有散落的违禁农药包装物。基地检查小组共出动检查人员120人次,检查生产基地38处,查阅生产记录手册182份,新发放《三品一标生产记录手册》200份,检查投入品储存仓库38个,未发现违规用药记录和违禁药品储存现象。期间,分别陪同市农委督导检查组检查了牛栖山茶场、盛客隆保子埠蔬菜基地等生产基地21个,农资超市18家,批发市场1处。
3、细查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
黄岛区共有“三品一标”基地38处,经实地检查,产地环境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所建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边无任何污染源;以前散落在各镇(街道)的工业企业全部搬迁至临港工业园和海滨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与农产品生产区相隔甚远,对本区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没有造成影响;根据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的通知》(农办科[2012]69号文),黄岛区全面开展了2012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工作,将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作为常态化和制度化工作,共布设土壤重金属监测点495个,近期将开展取样检测工作。黄岛区每年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已于2013年3月14日下发,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有关法规和上级要求,今年将加大基地、园区产品的依法抽检力度,对全区蔬菜、果品、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及产地环境进行例行监测,计划全年检测样品800批次;在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在全区17个镇处建设户用沼气池10600个,年无害化处理人畜禽粪便53000m3;建设100 m3、50 m3中小型沼气池14座,年无害化处理畜牧养殖场畜禽粪便700 m3;建设1000 m3大型沼气池两处、500 m3大型沼气池一处,年处理畜牧养殖场畜禽粪便6000 m3,较好地实现了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4、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检查大整治活动期间,黄岛区共抽取14处设施蔬菜基地的韭菜、西红柿、茄子、草莓等17个蔬菜品种的40个样品。依据《NY/T 448-2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样品全部合格,抽检合格率为100%。同时,配合省农业厅抽检蔬菜样品17个,配合青岛农委抽检茶叶基地15处,样品30个;抽检蓝莓种植企业5家,样品14个,正在检测过程中。
5、大搞宣传培训,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浓厚氛围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净化农资市场。
一是巩固“两项制度”的实施,切实保障大众的消费安全。配合农药登记备案,执法人员加强跟踪检测和检查,配合搞好农资经销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安装工作;制作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台帐,在高毒定点经营店推行专用台帐制度;二是搞好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各种手段做好涉农法律法规和重大执法行动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宣传效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和种子、农药、肥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搞好卫生杀虫剂和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5种高毒农药的宣传。
2、加强基地、园区、批发市场的产品抽检。
继续深入开展种植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大检查大整治活动,严格遵循例行抽检计划,对全市果菜茶“三品”基地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及产地批发市场产品质量进行例行抽检和监督抽检。争取重大节日期间、重要环节,所有基地、园区、批发市场的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全部抽检。力争每个基地、园区、批发市场每年抽检2-3批次。
3、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新黄岛》等传媒及宣传栏、横幅、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与宣传,广泛深入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使农民自觉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明知故犯,不讲道德,恶意使用有毒有害投入品行为者给予严厉打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4、加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在市农委的统一部署下,新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二维码身份识别系统5家,并完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二O一三年六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