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调查问卷
附件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调查问卷
调查县名称(盖章): 青岛市黄岛区农业局
一、基本情况
1.全县总面积 184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78.5 万亩;所辖乡镇(街道) 23 个,其中涉农乡镇 23 个,共有行政村 982 个;总人口 81.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4.80 万人。
2.2012年,县级财政收入 万元,比上一年度增长(减少) %,其中本县可支配的财政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170 元,比上一年度增长 13.5 %。
3.本县“菜篮子”主导产品是 蔬菜、水果 ,其他优势产品还有 蓝莓、茶叶、食用菌 ,2012年,粮食总产量 30.9 万吨,粮食播种面积 87.8 万亩,蔬菜总产量 47.8 万吨,种植面积 13.1 万亩,水果总产量 14.2 万吨,种植面积 8.47 万亩,茶叶总产量 27(鲜) 万吨,种植面积 6.4 万亩,肉类总产量 万吨,出栏猪 万头,出栏牛 万头,出栏羊 万只,年出栏家禽 亿只,蛋类总产量 万吨,奶类总产量 万吨,水产品总产量 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 吨,淡水养殖产量 吨。
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1.当地政府是否牵头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构?(1)是√(2)否 如选择是,组长由 市长 担任,办公室设在:(1)县政府办公室√(2)农业部门(3)食药部门(4)卫生部门(5)其他部门。2013年度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召开了 6 次工作会议。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否纳入县级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1)是√ (2)否。如果是,其所占权重为 5 %。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否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是√(2)否,在规划中是如何表述的?
力争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种植业农产品地方质量标准的系列化、配套化,主要作物(品种)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规范制定和推广应用率达到96%以上;主要产区实现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2%以上,基地瓜菜、果品、茶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面积分别达到29万亩、20万亩(含新增)、9万亩(含新增)、200万平方米(含新增);大田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标准化生产面积分别达到38万亩、25万亩、32万亩;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瓜菜果茶食用菌基地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
4.本县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数量?占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是多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能否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需要国家在哪些方面予以支持,需要支持的资金数量分别为多少?
本区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200万元,占年度财政预算的比例 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实验室仪器维护与维修等。不能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需要国家在财力、人力方面给予支持,需要支持的资金数量分别
5.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涉及哪些部门?各部门工作职责是什么?存在哪些职责划分不清或相互扯皮的地方?
区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农业局、畜牧局、海渔局、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
食安办负责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农业局、畜牧局负责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基地监管;商务局负责加工过程农产品监管;工商局负责流通领域农产品监管。
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
6.县级政府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方面除了纳入考评体系之外还采取哪些手段?
区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考核外,还对认证的“三品一标”给予奖励政策。
7.本县是否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信息系统?如果建了,请就平台的功能、建设投资、运行效果等方面做简要介绍。如果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国家投资多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无
三、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1.本县有农产品生产企业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995 个,合作社成员 6万多 个,其中农民成员数 6万多 个。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占同类农产品总产量的比例是 %,其中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的比例分别是 、 、 。
2.本县有产业化龙头企业 14 个,其中国家级的 个,省级的 个,带动农户 6.9万 家。
3.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是否100%落实生产记录制度?
(1)是√ (2)否
4.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是否100%落实自检制度?
(1)是√ (2)否
5.本县有畜禽定点屠宰企业 个,落实“瘦肉精”自检制度的屠宰企业所占比例为 %。
6.本县有批发市场 1 个,落实进货查验、抽查检测制度的批发市场所占比例为 100 %。
7.本县农产品收购贩运主体有多少?在收购储运环节监管采取了哪些措施?
8.县级政府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和批发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9.本县面向散户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投入品监管情况
1.2012年,农药使用量587 吨,有农药生产企业 1 个,兽药使用量 吨,有兽药生产企业 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量 吨,有饲料生产企业 个,有农资经营户 312 个。
2.是否实行了农业投入品经营备案制度?(1)是 (2)否。如果是,请做简单介绍。
是。我区专门制定了《农业投入品经营备案制度》、《农药登记备案实施方案》等。要求准入登记的产品可以在本区域销售,未经登记的产品不得进行广告和宣传。
3.县域内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的比例为 100 %。
4.县域内落实兽药良好经营规范的比例为 %。
5.县域通过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的方式销售的农资量占农资销售总量的比例为 %。
6.请介绍本县实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档案及购销台账制度的情况。
生产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并保存两年以上。严格执行“两账两票一卡”制度,其中高毒农药必须实名购买。
7.本县在强化投入品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每年根据农时季节和农资购销旺季,定期开展肥料、农药、种子专项治理行动,以及大棚烟雾剂、卫生杀虫剂、高毒农药、果菜茶等生产基地用药专项治理等行动。(2)加强日常监管。加强对农资经营门店的日常巡查,全面掌握、纠正和查处各类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3)加强宣传培训。主要通过培训班、媒体宣传、放心农资下乡等方式开展。
8.请介绍本县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进展情况。
通过胶南市农业信息网,及时将有关行动方案、文件要求、备案产品名录等信息及时公布。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情况
1.2012年,查处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13 起,移送公安机关0起。
2.本县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哪些类型?
(1)产品含量不足;(2)种子经营档案不全;(3)销售过期农药;(4)假冒伪劣登记证或登记证号;(5)产品标签不合格。
3.是否建立线索发现和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请做简要介绍。
是。通过公布投诉电话和12316热线电话的方式,敞开线索发现渠道。加强与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的交流沟通,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联合执法和信息沟通,制定了大案要案奖励制度,对举报案件查实的实行奖励。
4.本县现有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办案经费是多少?满足监管工作需要还需多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六、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情况
1.是否制定了主导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1)是 (2)否,标准转化率、入户率分别达到多少 , ?
是。标准转化率、入户率分别达到多少 , ?
2.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推行了哪些措施?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提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坚持标本兼治,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全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
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等生产标准的制定,积极推广蓝莓、绿茶、食用菌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力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部有标可循。要按照“基地企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检测制度化、产品无害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规范化建设,辐射带动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力争全市所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都建立起二维QR码农产品身份识别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3.截至2012年底,辖区内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_ 26 __家,产品总数__ 27 __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__ 1 ___家,产品总数___2_ _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__5 ___家,产品总数____5 _个,地理标志农产品___ 4 __个,县域“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规模占农产品生产面积的___30 __%。
4.当地对生产主体实施认证补贴?(1)是 (2)否 ,如果是,具体补贴额度为 无公害2万、绿色3万、有机 5 万元,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七、监管体系建设情况
1.当地是否成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是√ (2)否 如选择是,其名称为 胶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 ,编制__ 6 ___人,机构性质为:(1)行政类 (2)事业类√ (3)其他类。年度财政经费__ 40 __万元,其中人头费__ 0 __万元,工作经费__ 40 __万元。
2.县级是否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是(2)否。如果是,编制_8人,年度财政经费__ __万元,其中人头费__ __万元,工作经费__ __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否纳入综合执法?(1)是 (2)否。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交通工具和设备有哪些?汽车、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各一部 ,满足工作需要还需哪些交通工具和设备?汽车、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要根据使用年限和现实要求及时更新,请做出详细测算。
3.县级是否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1)是√ (2)否。如果有,有哪几家 有1家 即胶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 。请详细说明每个机构的年度财政经费、人头费、工作经费和人员编制等情况。
4.辖区乡镇监管机构建设完成率为__100___%,其中,单独建设监管机构的乡镇所占比例___0__%,与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合并建设的乡镇所占比例___100__%。
5.在蔬菜、水果、茶叶和畜牧、水产重点生产养殖村是否设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1)是 √ (2)否。 如选择是,覆盖比例为___ 100 __%,年度工资 元,工资来源及数额为_ ___ ____ 。
6.全县有村级防疫员 个,覆盖比例为___ __%,年度工资 元,其中中央补助 元,地方补助 元。
7.请介绍一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进展情况。
胶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已经建成并正常运行。2002年经市编委正式批准成立了胶南市农产品质量检验站,经考录落实了检测人员编制6名。2003年初步建设了2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青岛统一配备了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简单的检测设备,总投资60万元。 2004年质检站正式启动运行,经过一年的努力,2005年8月在青岛市县级质检站率先通过了省计量认证,具备了检测21个产品、11个产地环境、433个参数的检测能力。同时开展面向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监督检测工作。2007—2008年先后2次分别将“抓好农业园区基地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防治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和“健全农产品生产源头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列入胶南政府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工作和重点办好的实事之一。2009年又列入中央拉动内需项目,财政投入资金近200万元,按照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中县级检测站建设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对胶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实验室面积扩大到600平方米,其中温湿度可控面积达到400平方米,拥有检测仪器设备近300件,其中大型检测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液相色谱仪和微波消解仪等高档精密仪器共11台(套)。
8.乡镇监管机构主要承担什么任务?人员编制有几个?是专职还是兼职?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设施设备是什么?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哪些设备条件需要加强?请做一下具体测算。乡镇监管机构的年度财政经费是多少?其中人头费和工作经费分别是多少?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工作经费?(此题请选择2个乡镇作答,答案请直接附在最后即可)。
镇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农民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各项监管措施的督促落实等任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
(二)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推广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普及科学种植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
(三)承担对种植过程的督导巡查工作,重点对农药、肥料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
(四)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监测,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工作。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指导农资经营门店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受理假劣农资投诉举报。完成上级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八、其他有关情况
1.县级是否制定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监测产品种类、参数、范围、频次、抽样量?监测经费是多少?是否能满足监管工作需要?还需多少?
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每年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产品种类为我去生产的种植业农产品,抽样量600-1000.监测经费40万元左右,不能满足监管工作需要,还需60万元。
2.县里是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是√ (2)否
3.本县在病死畜禽和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4.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哪些制度机制创新?
5.当前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1)农业化学投入品经营门店设立门槛低,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2)镇村两级缺乏专门监管人员;(3)没有专门的综合执法经费。
6.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什么考虑?
(1)提高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设立门槛,提高经营人员的素质;(2)镇村两级设立专门监管人员,设立专门监管经费,实行属地化管理;(3)设立专门的综合执法经费。
7.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