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3年,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紧紧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按照全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的部署,积极组织推进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突出五个重点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种子监管。积极开展“农作物种子打假护权专项行动”活动,力争全市48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4000余家经营业户监管到位率100%,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二是加强肥料监管。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叶面肥料、微生物肥料为重点进行质量抽检,全市要抽检60个品种,对质量不合格肥料的生产经营者依法处罚。
三是加强农药监管。坚持把“四培育”活动作为农药监管工作的主线,强化农药生产、销售、使用全程监管,抽检农药标签样品数1000个,质量样品数60个,将查获的伪劣农药和收缴的高毒农药全部进行环保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完善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和农药经营备案两项制度,实现高毒农药的100%可追溯管理,实现农药备案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网上监管, 备案率100%。
四是加强标识监管。集中开展认证农产品包装标识专项检查,全面监控我市已通过认证的31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范性、产品质量安全性和包装标识合法性,维护认证农产品品牌的质量、信誉和形象。
五是构建诚信体系。倡导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良好市场氛围。选择40家农资经营大户或高毒农药定点单位,开展农资信息化监管试点。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全市评选出30家遵纪守法、规范经营、优质服务、诚实守信的“农资经营示范店”进行授牌表彰。(青岛市农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