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委质量追溯系统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

(一)业务流程分析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涉及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试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消费者等三大类用户,覆盖了质量安全监管的基地生产环节、加工包装环节、市场销售和购买消费环节,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

1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业务流程图

市级及各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对农业企业和生产基地基础信息进行采集,抽样监测产地环境,建立产地信息数据库,按行政区划建立可追溯到地块和责任人的产地编码规范,实现对产地的统一管理。同时,汇总企业和基地报送的生产档案,结合质量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加强对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基于网站、手机短信、热线电话和查询终端的信息服务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安全信息查询的综合信息服务。

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完成基地生产后,通过系统输入产品名称、批次等信息,依据编码规则生成农产品追溯码,通过条码打印机直接打印热敏不干胶标签,记录条码打印数量和时间,并与生产档案紧密关联,通过对基地生产总量和条码打印数量的总量稽查和备案管理,加强对追溯码使用的监管。

消费者购买到农产品后,可以通过登陆门户网站输入追溯码,或者编辑手机短信、或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信息查询终端终端查询追溯码对应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信息,促进放心消费。

(二)系统用户分析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用户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消费者。

政府监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主要包括青岛市农委、五市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追溯管理平台的运行维护、质量安全监管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分析,基于生产档案和检测数据开展对生产基地和合作社的质量安全溯源监管,并通过门户网站、短信、电话和信息查询终端对外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

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是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的监管对象,在市级及区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基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采集汇总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数据,并整理报送到主管部门备案,通过系统生成打印质量安全编码,辅助建立基于追溯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机制。

消费者:消费者通过质量安全编码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地来源信息的溯源查询,做到放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