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委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原则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青岛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先进性和实用性相兼顾、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建设原则,从我市农业产业化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集成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建立适合青岛市农业发展和区域定位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全面提升青岛市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内容面广,建设项目多,实施起来综合交叉性强,需要立足青岛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求,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青岛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从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对外综合信息服务的功能定位出发,整合和协调各类资源,统筹规划,从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架构,建立统一规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有重点、有步骤、有选择地分步实施,首先将经“三品一标”认证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纳入到监管体系,作为首期项目的重点,并选择部分本地区品牌农产品和具备一定应用基础的农业合作社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扩大应用的范围和规模,经过长期建设最终覆盖全市瓜菜果茶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在全市全面开展项目实施和应用,最终建立健全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发挥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和促进形成区域农产品优质品牌的重要手段,需要充分考虑青岛市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在项目实施中紧紧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和发展趋势,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方法、软件、硬件和网络平台,保证平台应用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变化,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青岛市当前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细致分析青岛市农业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充分满足政府部门监管和生产基地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服务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品牌价值。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是顺应青岛市农业产业发展要求而开展的系统性工程,在项目建设中,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既要研究和总结相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的规范化,为青岛市及区市农业主管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同时还要充分结合青岛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以青岛市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对象,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条件,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