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张应镇洋河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胶州市张应镇洋河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一、规划范围

    张应镇政府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在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土地肥沃、土地平整、土地成方连片的洋河流域和官河流域规划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20000亩涉及前小河崖、后小河崖、河流孟、河流董、河流史、白庙子、寺前、寺西、院后、东张应、西张应、龙王庙、高家庄、于家村、染坊庄、大草泊、小草泊等20个村庄。目前已发展5000亩,是商检局备案基地;计划2010年完成10000亩。

    二、生产经营方式

    基地主要采取紧密型车间型两种模式。

    1紧密型基地,即公司根据自己的加工需要,与农户签订产销合约,建立生产协作关系,农户按协议生产,企业按协议购进,使农民的产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如臧家庄、洋河崖无公害蔬菜基地,以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基地1400亩,辐射带动2个村庄,300户农户。以销定产,产品全部由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保护价收购。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封闭式管理、标准化生产。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有:日本大叶菠菜、香葱、大葱、甘兰、土豆、胡萝卜、芋头、紫苏、大白菜等,全部出口韩国、日本。基地亩均收入可达到3000元以上,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其中,青岛福生有机蔬菜合作社, 在按照每年每亩800元的标准向社员支付土地流转金的同时每年还增加社员务工收入50多万元。

    2车间型基地,即公司流转农户土地,建立公司的原料车间,带动农民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如龙王庙、高家庄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1000亩,由青岛儒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行土地流转模式,把龙王庙、寺前、东张应、集南头、高家庄、于家村、染坊庄7个村庄的近600户农户土地流转到企业,企业自主经营管理,以种植土豆为主。该基地不仅可为农户每亩增加800元土地流转金收入,还可为农民增加务工收入。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顺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基地建设的领导,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职责有:负责基地建设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提供政策、信息、环境建设等优质服务。

    2、成立合作社,强化服务。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青岛张应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张应镇蔬菜生产合作总社。蔬菜基地所涉及村庄,全部成立了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联种菜农户的纽带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培训力度,聘请专家、教授对基地农民进行培训,特别是重点搞好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生产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知识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