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烟台莱阳市以“我爱我村”为主题,扎实推进“机关干部驻村强基工程”,干部联系群众覆盖全部784个村庄,每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套1名市直机关干部和1名镇街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并且联系群众没有尽期,工作队驻村也没有期限。工程2012年2月27日启动,至今17个月的时间,2300多名机关干部组织走访群众13万户,征集群众意见、诉求35489条,建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莱阳市委书记刘森说,“驻村强基工程未规定期限,就是想让这一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一直延续下去,让老百姓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干群关系扭转明显——“原来见了躲,现在见了亲” 7月11日,大雨。沐浴店镇青岚口村,村委大院格外大,沿院墙还搭起来一个个棚子,这就是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新建的樱桃交易市场,眼下3个月的交易期刚刚结束,青岚口村的大樱桃都卖了好价钱,像这种大雨天,村民也能照常洽谈生意。 驻村工作队队长、莱阳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马全林说,他们在去年的察民情大走访中发现,青岚口村是大樱桃种植专业村,也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交易市场,但村民没有固定场所,只能在马路上跟收购商交易,很不方便,也有安全隐患。工作队就打算帮村里建一个交易市场。 可村民们一开始都不敢相信。马全林兼任沐浴水库管理局局长,沐浴水库正好在这个村子的不远处,他在水库那里上班这么多年,可从没给村里办过这么大的事啊!很多人议论说,估计是蒙人的吧? 村委主任王介全说,去年下半年,村庄开阔地上新建了五间大瓦房,既是村委办公室也是村文化大院,大樱桃交易市场同时修建完毕,这下村民们全信了,对驻村工作队也有了新的认识。 “刚驻村时,我拿着名片找老乡,他们都不相信,不让我进家门,以为我是搞推销的或者是诈骗的。”莱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于海波说,现在再到村里去,村民就像见了亲人一样,热情地往家里请。 村里发展提速明显——有了引路人,老树开新花 机关干部“下沉”农村,随之而来的是,公共财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以及现代文明向农村倾斜。城市反哺农村,驻村工作队不期然间成了这样的“桥梁”和纽带。 去年活动伊始,驻龙旺庄街道接家庄村工作队队长、莱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姜茂德带队入户走访,行至一户村民家门口时,他们发现若干碗口粗的大枣树堆在门外,伐口很新,这个细节被他们捕获。 接家庄种枣树已有三十多年,现有3000多棵马枣和冬枣树,但由于品种老化、挂果率低,已成村民土地里的“鸡肋”。“太可惜了,我当时就想到嫁接新品种,让老树‘开新花’。”姜茂德说。 在青岛农业大学相熟的专家朋友推荐下,他们去莱州考察,并成功引进了一种造型独特、上面部分无核、口感甜、效益较高的新品种——葫芦枣。第一期已经改造了200多棵马枣树,进入盛果期株产可达30斤以上,比普通枣树每株增收500元以上。驻村工作队要把接家庄村发展成为“莱阳葫芦枣第一村”,力争五年左右时间使嫁接面积达到50亩以上,每年为群众增收100万元以上。 接家庄村的蔬菜大棚也不再单一种植辣椒和西红柿,新增加了美国红提葡萄。 “村民没有多少‘道道’,需要引路人啊。”接家庄村支部书记接铭忠感慨地说。 办事难易对比明显——一线调研栽活“股份树” 过去,农村年年栽树不见树。政府部门抱怨,栽下去却活不了,有人为损坏因素,也有牲畜啃食的客观现实。群众意见也很大,认为不见效,政府劳民伤财。 莱阳市海洋渔业局党委书记姜涛深入本单位所进驻的7个村庄调研,提出了推行植树要搞“股份制”的新思路。 以往种树成活率不高,原因就在于有人栽,无人管,植树、护树不同步。如果村委会与村民实行股份合作,树苗栽在谁家地头,谁就负责到底,树木成材后收益按照股份双方分成。70多岁的穴坊镇吕家滩村村民吕桂花说:“树苗不要钱,以后卖了钱大头归我们,你说这样的好事谁不干?这么好的树苗我一定叫它长得又高又壮。” 截至3月底,莱阳市海洋渔业局包帮的7个村庄,全部种上了由驻村工作队免费提供的共计2万余株树苗,在树苗管理上全部借鉴股份制的做法,树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 都说农村工作难做,可在莱阳,“股份树”一栽就活,关键就在于驻村干部真正走到了群众中间,在工作中切实考虑了农民的诉求。据统计,从去年至今,莱阳群众通过信件和人员到省里上访信访量降到历史最低。(大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