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源头加强检测 胶州力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控制源头加强检测 胶州力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日山东省胶州市丁家庄蔬菜批发市场出现了一辆银灰色瑞风商务面包车,车里面的摆设俨然一个实验室:防酸碱理化台、仪器减震存储柜、试验台仪器固定装置等设施应有尽有。据胶州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站站长由志刚介绍:"这是台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在青岛县级市农业系统尚属首辆。 "

  近年来,胶州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和绿色农业战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初级农产品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的有效结合,主要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政策宣传得民心。

  近日,胶州市农业质量监管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赴青参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宣传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胶州大白菜研究所所长荆世新高兴地说:"通过参加培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今后更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搞好培训的同时,胶州市还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执法检查活动加大了对种植基地(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通过张贴标语提示、悬挂横幅、开设宣传栏等方式,树立生产经营企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市农业部门还将重点监管的农药和非法添加物名单向农民群众发放,接受群众监督。

  基地建设优服务

  日前,据了解,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该村建设规划面积300亩的西红柿大棚。村民们说:"质检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下村进地,把新技术、新成果直观地带到我们身边,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保证蔬菜质量。"

  今年以来,市农业质量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十五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建设项目,送技术下乡入户,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安全生产。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统一的指导和服务,监督生产者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生产,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用药次数、用药浓度和用药间隔期,推介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以此保证标准化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制度、安全间隔期制度等,保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

  基地是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源头,对此,他们切实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质量认证和管理,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步伐。

  质量检测严把关。

  今年以来,胶州市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共抽检样品1318个,总体合格率达99.8%。抽检品种涉及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等30余种,其中基地抽样检测561个,抽检合格率为100%;批发市场抽样检测757个,抽检合格率为99.6%

  市农产品质检部门每月至少集中开展2次例行抽检活动。监测重点是各镇已认定或正在认定的"三品"基地及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所有检测均先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样品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对于超标样品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应基地和市场延期收获或停止销售,并进行质量追溯。

  此外,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站还承担了"蔬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项目"。该项目以建立和完善市农产品质检站为依托,5处蔬菜示范区基地建立速测室为补充的检测体系,确保蔬菜示范区内的蔬菜质量安全。项目总投资4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及要求,该站按照程序报请有关部门对所采购的物品分三批进行了招投标,确保了项目内容保质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