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全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强化监管 狠抓落实落实
全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平度市农业局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宣传推介和品牌培育。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清理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经营行为,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健全三大体系,强化组织监管,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一)制定农业地方标准,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结合本市农业生产特点,通过试验、示范和归纳研究,制定了油菜、山药、伏洋梨和杏等4项平度市地方标准,目前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正在进行初审,通过后,作为地方标准进行正式发布。同时,我们在进行试验研究和质量检测的基础上,对旧店苹果和祝沟草莓等四个国家地标产品进行了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到目前全市已经制定地方标准69项,完善了我市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做到农产品有标生产,达标上市。
(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达标上市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春节”、“元旦”“国庆”等节日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先后对水果、露天和大棚蔬菜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检,全市共抽检农产品样品22608个,其中:抽检生产基地产品样品518个,进行定量分析检218个,快速检测300个,合格率达到98. 23%;产地批发市场抽检样品22090个,合格率99.59%。今年我市接受国家农业部抽检2次、山东省农业厅3次和青岛市农委抽检6次,抽检样品240个,所有抽检样品全部合格。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品牌农产品安全可追溯
全市已在获得青岛市名优农产品单位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单位利用QR二维码技术,实施了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追溯体系,实施农产品身份证制度。一是可以查询我市农产品的生产信息状况,直接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实现产品追溯制度,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一旦出现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可以直接追究生产者的责任。二是进一步规范生产者的日常生产操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生产源头上杜绝滥用农药、肥料、激素等的使用现象,打消生产者的侥幸心理。三是可以确保“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加大对“三品一标”的认证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
通过筛选和现场核查,一是组织青岛立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等6个基地,15个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将19个到期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进行了复查换证。二是组织青岛南村蔬菜有限公司、青岛立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张戈庄“杰品香”葡萄共13个产品申报了绿色食品,材料已经报送至青岛农委。三是地标产品申报认证工作进展顺利,通过技术规范编写、提交请示、政府批复行文、召开专家鉴评会和现场核查等工作,仁兆圆葱、“云山”大樱桃和“姜家埠”大葱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认证顺利通过专家鉴评,已在农业部网站进行了公示,成为了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
(五)加强农药经营管理,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总体部署,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强化生产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市场整顿,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切实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提高农民识假辩假能力。根据我市农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平度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具体要求,对重点季节、重点品种、重点地区确定监管措施,并将监管责任层层分解。抓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发放明白纸、挂图4000多份,发放书籍、禁限用农药手册2000多本。通过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识别假冒农资能力。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推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建设。根据省农业厅、青岛市农委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我市《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车辆200多车次,出动执法人员800多人次,查办案件247起,立案53起,罚款金额13.25万元。其中,种子违法案件9起,农药违法案件6起,肥料违法案件38起。查获涉嫌违法农资5500多公斤,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积极开展巡查暗访,为农民排忧解难。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开展群众来访案件查办工作。共接到群众来访案件26起,结案26起,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全市已有41家农药生产、批发企业,207个农药产品通过审查备案,进入农资市场,并对30个不规范农药品种责令退回禁止销售。对辖区内农药销售网点,特别是蔬菜主产区的经营网点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凡发现禁用和非定点销售的农药一律彻底清缴。共查获涕灭威36箱、甲基异柳磷52瓶、特丁硫磷13箱、甲拌磷7箱、灭线磷6箱。通过专项治理,营造了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的良好氛围。
(六)深入开展品牌推介工作,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向精致化跨越
4月17日,组织青岛奥森农产品有限公司、青岛顺旺农产品有限公司和青岛南村蔬菜有限公司3家企业参加了新加坡国际食品饮料博览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 60多个国外专业客商到我市展位进行了洽谈采购,达成采购合同2个,采购量达6000多吨,协议金额350万美元,初步达成合作意向4个,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1月2-4日,我们以8家获得青岛市以上名特优农产品的企业为核心,10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重要支撑,10家本地知名农产品基地为基础,精心安排了28家平度特色和发展潜质的企业和特色优质农产品参加山东(青岛)国际农交会。让知名广告策划公司对我市180平方米展厅进行特装设计,充分展示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农产品品牌优势。通过三天的展示交易,取得了丰硕的展销成果,共与国内外客商达成合作协议15份,销售马家沟芹菜、蟠桃大姜、旧店苹果等农产品1万多吨,成交额5000多万元。我市展厅设计新颖大方、组织合理有序,被授予本届山东(青岛)国际农交会“优秀组织奖”,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喜燕花生油等7个产品获畅销农产品奖。
为了展示我市的高端特色名牌农业所取得的成果,搭建一个向市场展示的平台、与销售商和消费者见面的桥梁,我市在中国农科院“绿安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北京展销中心”建立“平度市名优特农产品展览销售中心”,通过该中心的建设,为我市的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顺科鸡蛋、大黄埠西瓜、樱桃西红柿、云山大樱桃等农产品在北京设立展销摊位,给我市的名优特农产品提供集中亮相展示的窗口,建立起一个“永不落幕的名优特农产品展销平台”。
10月下旬、12月份上旬,我们分别组织了旧店苹果专业合作社、青岛琴园农产品有限公司和天祥食品等4家单位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旧店苹果获绿色食品博览会最畅销农产品,马家沟芹菜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七)强化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升监管和生产管理水平
为提高基地负责人和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检测能力,今年我们共举办了7期培训班。2月份和10月份,分别组织13个基地26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山东省农业厅无公害内检员培训班,并都取得了证书。4月份,标准办和明村镇政府联合举办了培训班,对明村镇的160多名种植能手、种植带头人和基地负责人等人员就如何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行了培训,着力提高生产者的标准化生产意识。5月份和11月份,我们先后两次联合深圳安鑫宝仪器有限公司,对我市6家已安装快速检测仪的基地进行了安鑫宝快速检测仪器实验操作培训,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验员能正确的掌握仪器的操控技术。6月份,我们还组织了35名基地负责人参加了QR二维码追溯体系培训班,使质量追溯能够真正的落实应用。9月份,我们参加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师资培训班,系统学习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式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最新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相关知识。12月份,我们专门出版了《平度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刊)报纸,发放到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化肥、种子、农药购买等相关知识。
(八)搞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质量提升活动,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我市根据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财务厅、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深入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质量提升活动的通知》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面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建设“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出口农产品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追溯体系、质量安全监控评估预警体系、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和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这六大体系,全面做好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二、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工作措施,为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1、继续做好“三品一标”申报工作。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标产品认证标准,积极工作,全面完成已申报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地标登记认证工作。全年完成产品认证10个以上,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地标” 产品4个以上,绿色食品6个,保持地标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2、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开展集中抽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形成常态化,随时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3、继续推进农药备案工作。在完成生产企业农药产品备案的基础上,抓好农药批发企业的产品备案工作,做到全市农药备案无缝隙、全覆盖。
4、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一是提升检测水平。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业务理论方面的培训班。二是做好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除了配合好农业部、省和青岛市各部门的例行抽检外,针对我市农产品批量上市季节,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抽检,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计划全年抽检基地6批次,600个样品,批发市场定性检测20000个以上。三是搞好基地农产品检测室建设。新建5处农产品品牌基地,完善生产基地的制度建设、检测室建设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
5、抓好执法培训。组织农药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守法意识和经营水平。全面做好网上执法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底做到立案案件全部实现网络化。
6、建议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事业性质,光靠一个企业、一个生产基地很难做好,需要有政策资金的扶持、科学技术的支撑、企业和基地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会做得更好。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