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蜂业"大而不强"为哪般 "散乱小"待整治
|
|||
“山东省蜜源植物资源丰富,地域优势得天独厚,是传统的养蜂大省和蜂产品消费大省,但却不是养蜂强省,产业规模仍与浙江、福建等养蜂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多方面做好突破工作。”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冯继康日前透露,《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3-2020)》近期即将出台,有望推动山东蜂业发展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山东蜂业发展“大而不强”的原因何在?存在哪些发展瓶颈?如何有效突破?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导报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采访。 养蜂场过度依赖“老客户” 济南市民大都知道南部山区养蜂的多,但真要找个比较集中的村还真不容易。导报记者多方打听,23日一早,驾车直奔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的玉龙村,据说这里有个小有名气的养蜂合作社。 玉龙村周围草木繁盛,但却十分僻静,只有偶而窜出的蜜蜂在“嗡嗡”地打量着不速之客。在一座门前路口摆放着“玉龙养蜂场”牌子的简陋二层小楼前,导报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该养蜂场场长潘强,他也是该村养蜂合作社的社长。 “不用大老远跑来,打个电话我会把蜂蜜送到市里燕山立交桥附近,许多老客户都是这么办的。”刚见面,潘强就把导报记者当成了来买蜜的客户。了解到导报记者的来意,他不由得轻叹了一口气,“我的蜜大多是这么卖出去的,没办法啊,产量和销量都提不上去,再说了,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的蜂蜜太多了,老百姓都被坑怕了,只有熟人介绍的才敢买,还得眼见为实。” 潘强告诉导报记者,他的养蜂场5-7月份的生产季节最多可以养殖200多箱蜜蜂,每箱大约可以采80斤左右的蜂蜜。由于严把品质关,每斤蜂蜜可以卖25-30元,比市面上的一些只卖10元左右的假劣产品贵不少,因此销售起来比较慢,目前还有7000多斤没销完。 根据潘强介绍,整个合作社共有20多家养蜂户,养殖了1000多箱蜜蜂。通常情况下,去掉各项成本,每箱蜂蜜的纯收入在300元左右。 “虽然养蜂比种地收入高点,但这些年养蜂户却感觉越来越不好干了。”潘强说,除了上面所述的受假劣蜂蜜的冲击之外,蜜源植物和蜂群的减少也是养蜂户的一大心病。 据悉,我国北方的蜜源植物主要有刺槐、荆条、枣树等。但由于刺槐经济价值不高,很多农民砍伐掉刺槐,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树、桐树或柏树,导致蜜源植物相对减少。另外,农药的使用、病害增多等也使蜂群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蜜蜂养殖的后劲。 “据我了解,南方一些省市的相关部门会帮助蜂农们更新蜂王,并提供一定补助,但我们合作社却没有享受得到政府的什么补贴,也没有什么协会帮助我们提高养蜂技能,多年来只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更别说什么机械化了和规模化了。”潘强向导报记者透露,他们的境况在济南市还算“数得着”的,其他地方的散户“更不好过”。 六七成蜂蜜为假货 导报记者了解到,按规定有QS认证标志的产品才可以卖,但很多厂家没获得这一标志也敢卖,就是因为蜂蜜有多重“身份”,它不仅仅可以被当做食品,也可以被当做农副产品、药品出售,给相关部门查处带来很大困难,因而落入监管空当。 济泉黄岩蜂产品公司总经理王依增也正为假蜂蜜充斥市场而挠头。该公司是济南市仅有的有蜂蜜生产QS认证的两家企业之一, 事实上,蜂蜜打假成本太高,也致使不法商贩有恃无恐。如果想拿到假蜂蜜的确凿证据,必须要做四五十项检测,而做一项检测就需要花费数百元,所以很少有市民和企业愿意打假。 据山东省蜂业协会一位权威人士透露,济南市场上六七成蜂蜜为假货,大大挤压了正规企业正常发展的空间。 “散、乱、小”待整治 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蜂业协会副秘书长姜风涛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逐渐形成了包括蜂业养殖、产品加工、机具生产、授粉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2年,全省蜂蜜产量2万吨,蜂产品产值约6亿元。总体来看,山东蜂产业规模排在全国第十位左右。 对于山东养蜂业的现状,冯继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直言不讳地用“散、乱、小”来形容。在他看来,企业规模较小仍是制约我省蜂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机械化、标准化和良种化生产水平与浙江、福建等养蜂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我省养蜂业组织化程度还较低,检测检验、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此外,由于养蜂条件艰苦、蜂农收入不稳定,也导致养蜂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制约我省蜂业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还有不少,比如,蜂农大多都是转地放蜂、分散生产,生产技术及经营观念比较落后;市场上的蜂产品掺杂使假、采收不成熟蜜等现象时有发生;蜂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在全国能叫得响的品牌还很少;近年来大量蜜粉源资源遭到破坏,如刺槐遭到大量采伐,制约了蜂业的发展,等等。”姜风涛分析。 冯继康表示,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转变养蜂生产方式、调整优化养蜂业区域布局、大力推广普及蜜蜂授粉技术、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要积极推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优质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逐步研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同时,要充分利用我省蔬菜大省和果树大省的优势,建设一批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探索建立蜜蜂有偿授粉机制。 导报记者获悉,即将出台的《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3-2020)》将针对我省蜂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思路推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扶持措施,引导我省蜂产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经济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