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平度仁兆蒜薹

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平度仁兆蒜薹

 



 

    仁兆蒜薹主要产于平度仁兆镇周围,蒜薹种植面积约13万亩,年产蒜薹10万吨。

    仁兆蒜薹产区,曾是即墨古城遗址,始建于东周,即墨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邑。因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后世因城设朱毛村,传说因春秋末年齐夫朱毛曾居于此,又称朱毛城。又因西汉时,这里是胶东康王刘寄的都城,所以又有俗称康王城。据《后汉书》记载,刘寄定都康王城后,着力于发展当地农业,使当时的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引进了大蒜。从此,仁兆区域内就有种植大蒜的历史。据《史记,田单列传》记载,仁兆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次较著名的战役,即田单走安平,守即墨,大摆火牛阵以即墨破燕军,尽复齐之失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牛阵大败燕军战役。

    民俗曾传说,公元621年,唐王李世民征高丽(今中朝边境区域),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长途跋涉,大部分的将士患了痢疾,军队士气低落,途径仁兆之地时,军医看到了仁兆有大蒜,于是军医让将士们就着大蒜和沽河流水吃了一顿饱饭后,痢疾全好了。唐王李世民万分高兴,深情地感慨道:水冲平度,沙淤即墨,摇头摆尾大沽河;蒜植仁地,功德昭昭,

    卸马挂甲十里歌仁昭仁兆大沽河由此而得名,仁兆大蒜也由此而闻名遐迩,成为沽河牌蔬菜的主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