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日前,记者来到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杨王后村,会议室传出阵阵争论声。正是农忙,村民们放下蒜地里的活,如约开着“联合议事会”。 会议主题是打井。杨王后村是个旱村,两个小水泵从1公里外的河道抽水浇地,800亩姜蒜地常常张口喊渴。5月的党员会上,村两委提议打一眼深水井。几天后,市水利公司的专家来测准了水源。然而30万元打井费吓了大家一跳。 议事会上你一言我一语,还真议出了“眉目”。村民杨文杰说:“钱的事,可以通过一事一议,向上级争取5万元。”老支书杨永普更是“拨云见日”:“咱村正在旧村改造,新盖楼房也得供水。将打井费和旧村改造费挂钩,问题不难解决。”集体的智慧顺利解决了打井资金问题。 村支部书记杨永石告诉记者:“俺村议事日定在每月5日,这个月因农忙推迟了。议事日坚持了1年多,由于公开透明、集思广义,解决了不少事。”去年11月5日,低保名单是议题。以往全村22个低保名单都由村两委拍板,10年来没有变化。那次会上,议事代表积极进言,低保名单“三上三下”:生活明显改善的3户被移出,生活确有困难的3户家庭被补进。“名单一公布,人人都服气。”66岁的老汉杨继义说。 杨王后村联合议事会成员由村两会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20多人组成。会议很讲究“程序”:每项涉及全村发展、村民生活的事都会由村两委提出议题,通过党员会讨论后,再拿到议事会上讨论表决。每次会议都有记录,遇到重大事项会进行不记名投票,同意票达到2/3以上才能通过。 杨书记笑着说,议事会就是全村的“人大代表会”。今年,他们又把“每月5日召开联合议事会”写进有“村宪法”之称的村规民约。 目前,莱城区全部668个行政村都确定了联合议事日制度。在寨里镇卞官庄,村支部书记卞友善告诉记者:“过去村支部书记比较强势,党员和村民代表基本是‘开会不来人,来了当哑巴’。现在议事会上书记是一票,别人也是一票,‘一言堂’行不通了。” 莱芜市委组织部部长黄希俭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正在推广村级联合议事日制度,它将村级事务通过议事会进行民主决策,有效地解决了过去代民做主、替民做主、办好事得不到理解的局面,有望成为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前沿力量。”(大众日报)
|
|
|
|